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 正文

他无耻地含着她的 摇进去一整夜没有拔出来 下身还连在一起就做饭

来源:作者:时间:2019-07-06 08:30:57点击: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幼儿园,我6岁上学前班,教我们的老师是本村的,初中毕业,由于受过伤,嘴是歪的,我们都叫他歪嘴儿老师。那时初中毕业,在村里就是有学问的人了,可以教书了,我早已忘了那时候在学前班学习了什么知识,记忆最深刻的是每天放学后,父母们都催促着我们拿着筐,都田里去割草,回来喂鸡喂羊。那时候,我是如此的厌恶劳动,什么时候放学能够痛快的玩会儿成为儿时最大的奢望。

  一转眼,7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母亲用破布块给我缝了个书包,那是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书包,可以说从背上书包的那一刻起,我走上了改变我命运的旅程。娘说:“三儿,上学一定要好好读书,要不将来长大了还得土里刨食,受累啊!”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句话也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虽然只有7岁,我早也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苦。好好读书能让我不在受苦、受罪是我最真切的感受,虽然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来的伟大,但是它是农村人最朴素、最原始的想法。

  由于我们村比较大,村里就有小学,省去了出村读书的麻烦,每天清晨,几个小伙伴在我家集合,一起背着小书包穿过梨树林,大概走二十几分钟就到学校了。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学校没有暖气,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带几个玉米棒子芯(注:玉米去脱粒后剩下的部分)到学校后生火,那个时候一到早晨,每个教室烟熏火燎,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这就是苦中作乐吧。一到冬天,大部分学生手、脚都被冻肿了,父母们都习以为常了,也都不太在意。大部分农村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都是顺其自然,爱学不学,他们更关注的是地里庄稼的收成、外出劳作的收入。我的母亲对于我们哥三儿的学习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她总是在我们耳边唠叨:“咱家就这两间房子,你们哥三儿不好好学习,将来媳妇都娶不到。”在母亲的督促下,我学习一直很努力,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

  6年的小学生活转眼就结束了,我们这一届小学毕业生正赶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乡里的中学的四层教学楼落成,我们是第一届。个人的命运又深深的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我的很多同学因为这个政策的落实顺利上了初中,走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这也许就是命运的垂青!

  乡里的初中距离我们村10里地,那个时候都是三五成群的骑着自行车上学,没有大人接送!一踏入中初中的大门,我们都充满着新鲜与好奇,10里地的上学路,对于从小劳作的我们来说,算不了什么!

  “你是元村的?”一个年轻的老师问我。“是”,我怯怯的回答。“那你认识永强吗?”那是我大哥,我怎么会不认识呢!我回答:“他是我大哥。”那个年轻老师点了点头。

  年轻老师的问话,让我想起了大哥的点点滴滴。我的大哥在90年代是我们村唯一几个上了高中,考上大学的人,一直是我的榜样!大哥性格坚忍,在母亲的唠叨下,学习一直很努力,村里人常说:“拿着锄头读书的就是村东头人家的老大。”母亲听到这样的话,总是喜滋滋的,大哥的努力换来的是各门功课的优秀,这也是母亲引以为傲的。大哥初中毕业,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上中专,还是上高中?那个时候,中专热,上两年毕业了,国家分配工作,能够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而上高中将来可以读大学。对于没有读过两年书的父母来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老大,你自己的路自己决定吧,爹娘也不知道怎么办!”大哥一直很有主意,他坚定的说:“娘,我想上高中,读大学。”那一届初中毕业生,只有大哥一个人上了高中。后来证明,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大哥的命运!

  高中开学了,大哥带着学费,驮着小麦去县里上高中。那个时候带着小麦到学校可以换饭票,高一,高二每次大哥回家都驮着小麦返校成了我久久的记忆,当然还有母亲为他准备的一大罐炸酱。我常常幻想,什么时候我也能骑着自行车离家去上学啊!高三那年大哥不用在驮小麦了,听说学校开始收钱了,拿钱买饭票了。社会的发展一直影响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1992年,大哥高考,考上了地质专业的大学,改变了命运,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每次暑假、寒假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大哥会带回好多书籍,我刚刚上小学4年级,被这些书籍深深的吸引,那时才知道外面还有这么广阔的世界,大哥还给我们讲述了许多经历,我一直幻想也能走出我生活的村庄,像大哥一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读书,唯有读书才是出路。有时候,命运的改变也需要引导。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