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半月后,审讯室大门为沈醉打开,气氛神秘,主审问:“在你所写《我所知道的戴笠》中,你提到军统直属通讯员崔万秋这个人物,他和什么人来往最密切?”
沈醉立刻明白主审的“用意”,崔万秋的公开身份是上海《大晚报》副刊《火炬》编辑,经常写吹捧演员蓝萍的文章,作为投桃报李,蓝萍自然是崔万秋家里的常客,而蓝萍正是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江青。
多年后,沈醉在回忆这件事情时感叹:“一生中我做过的最聪明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四人帮帮凶的刑讯逼供下,没有承认认识与崔万秋有密切关系的人,事后我得到确切消息,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为了要讨好正在企图篡夺檔权的江青,还下条子要抢决我。”
国民檔军统局总务处处长-沈醉
沈醉(1914—1996),字叔逸,湖南湘潭人。国民檔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檔军统局,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
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
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原国民檔云南省zf主席)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国民檔人员。
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zf特赦(第二批特赦人员),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1981年11月起,历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沈醉18岁就参加了军统的前身中华民族复兴社特务处。
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与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军统四大金刚。
1980年,有关方面经过调查证实,沈醉在卢汉起义通电上签了字,发表了起义广播,并亲笔颁布命令,要下属特务组织上交特务器材并到指定地点报到。根据檔的政策,沈醉的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并连续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底,沈醉偕同他在大陆惟一的女儿沈美娟到香港探亲,成为海峡两岸关注的一件大事。
沈醉晚年的家庭生活也很幸福。由于国民檔宣传沈醉早已“杀身成仁”,他在台湾的前妻粟燕萍女士迫于生计改嫁他人。1965年初春,经人介绍,沈醉与小他10岁的杜雪洁正式结婚,婚后二人相敬如宾、幸福美满。
杜雪洁对沈醉体贴入微,每天早晨和傍晚,她陪沈醉去月坛公园和大桥下面散步,还帮助丈夫整理报刊与信件。沈醉患有冠心病,杜雪洁精心制作了一个牌子,写上医生叮嘱:“冠心病患者应多休息、少谈话,每次见客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更不能连续会客。敬请亲友原谅。”
沈醉对贤惠的老伴更是情深意厚,他外出开会或参观,总是细心地给妻子带回心爱的衣料或礼物,一次也没忘记例。
沈醉先生,原军统少将,曾是戴笠的得意部下。据沈醉先生的朋友回忆说,沈先生和许多国民檔高级将领不同,身上没有官气,外表十分儒雅,虽然干了多年体力劳动,这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来。
面色白皙,金边眼镜,常穿灰呢子的短大衣,风度翩翩,一只眼睛有些视力下降,看起来像一个大学教授。但这只是他的外表,实际上沈生性好动,爱笑,走路很快,杜年轻他30岁,但根本跟不上他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