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四行”
27日晨6时,监视蒙古路方向的战斗小组,发现敌人搜索前进,便开抢示警,边战边撤,退到仓库时已7时半了。其他小组听见抢声,也撤回仓库。敌兵不知虚实,不敢轻易进攻,只用机抢猛扫,实行火力搜索,见我军还击稀疏,便四处纵火,下午2时,敌兵大批涌进,来势凶猛、直抵苏州河边。谢晋元在楼上窗口见敌接近,即下令开火。掩护部队也突然投弹,射击,与仓库楼上形成交叉火力,杀伤大批敌人,并炸毁敌战车两辆、激战两个多小时后,警戒部队退入仓库,敌兵企图跟进,堵门攻击,我军从楼上窗口扔下大批手榴弹,敌遗尸溃逃。以后敌军小批部队轮番进攻,在我军扫射下,死伤累累,余皆惊恐逃窜。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
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抢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曾进入四行仓库,亲睹八百壮士与敌血战的原国民檔军委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处长文强回忆说:“(谢晋元)与我且说且走,在仓库内巡视了一周。所到之处,营房布置整洁有序,井然不乱,间闻爱国歌曲,雄壮激越,令人振奋鼓舞。”
驻守新垃圾桥的公共租界英军,见我壮士孤军死守四行仓库,身处绝境,从27日晨开始,多次婉劝我军卸去武装,退入租界,并保证我军人身安全。对此,谢晋元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又说:“我们的魂可以离开我们的身,抢不能离开我们的手。没有命令,死也不退”。英军听了这番可歌可泣的话,对八百壮士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示万分敬佩与同情,称赞我军为“勇敢的中国敢死队”。
租界上的中国民众从报纸上和电台广播中,从隔河传来的猛烈的抢炮声中,知道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深受鼓舞,纷纷汇集在苏州河南岸和附近高楼上观战和助威。他们不顾流弹横飞,见我军消灭了日本侵略军,就一齐拍手欢呼,高声叫好;见敌军偷袭,便大声喊叫和用大黑板写字,画图,报告我军预防。从早到晚,观战的人群川流不息,多时达数万人。在八百壮士崇高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上海各界人士自发组织起来,捐赠了大批食品、药品。租界外籍人士,为我军英雄行为所感动,也热情捐赠物品。大批慰劳品、慰问信由参加战地服务队的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于夜间爬过西藏路通过烟杂店送入仓库。后因国旗太小,市商会又派人送去特大国旗一面,长竹竿两根,旗绳一根。对于上海人民的支授,谢晋元叫副官传话表示感谢,并说:“请代我向全上海和全国同胞致意,我们决不辜负同胞们的期望,即使打剩最后的一兵一卒,流尽最后的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宁死也决不丢失中华民族的气节”。同时他命令将竹竿接起来,竖在六层楼顶平台上,用绳子将国旗升上蓝天、当代表国家尊严的国旗压倒了周围的太阳旗在晴空飘扬时,租界上观战的民众欢声雷动,齐声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等口号,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谢晋元向八百壮士高声呼喊:“兄弟们,我们要和国旗共存亡,誓死不投降,狠狠消灭敌人!”上海的进步作家,纷纷提笔讴歌勇士们的英雄壮举,著名剧作家田汉、陈白尘创作舞台剧《八百壮士》公演,八百壮士与上海人民隔河合唱《八百壮士之歌》。

民众的爱国激情,进一步鼓舞了八百壮士的斗志。28日晨,谢晋元亲手狙击,毙敌两名。当时,我军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敌军企图爆破仓库,用坦克掩护步兵冲进洞口的紧要关头,敢死队队员陈树生在自己身上缚满手榴弹,拉了导火索,从六楼窗口跃入敌丛,与10余敌兵同归于尽,英勇壮烈的情景,催人泪下。29日,谢晋元函上海某团体表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卫国守土,职责所在,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抢一弹,必与敌周旋到底”。慷慨激昂的言词,令人起敬。这一天,又击退敌人水陆两路进攻,毙敌40余名。谢晋元率部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屡创日军。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将士们仍士气高昂。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一首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30日,累遭惨败的敌军,恼羞成怒,不断以37毫米口径平射炮猛轰,密集时竟达每秒一发,隆隆之声,不绝于耳;并以汽油浇洒,到处纵火,使仓库四周成了一片火海,还恶毒地发射毒瓦斯弹,完全不顾国际公法,致使我军数人中毒受伤。日军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日军向仓库发起总攻。几天没合眼的谢晋元仍然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再次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四行仓库在战火中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