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刘源最新消息2017 刘少奇之子刘源现状

来源:作者:时间:2017-06-16 17:13:23点击:

  虽然遭遇不幸,但刘源不悲观,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一位老革.命鼓励的话让他热泪盈眶:“你们要是你爸爸的好种,就要活下去。为了你爸爸,为了人民,刀搁在脖子上也别颤。”

  一年后,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刘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到边远的农村去。1969年新年前,刘源离开了他熟悉的北京,来到风沙弥漫的雁北阴山深处——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插队落户,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苦劳动生活。

  在这里,刘源虽然没能避开审查和批斗,还两次锒铛入狱,被打成反革.命而“劳动改造”,但“比北京的境遇好多了”。在开会批判他的同时,也有农民兄弟默默地递上一张“我们欢迎你”的纸条。中秋节时,有人不声不响地在他屋子的窗台搁上一包月饼。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农村,但刘源不怕苦,他要用汗水证明自己是好样的。不管多么劳累,只要晚上不开会,他总要自学到深夜。他还自学针灸医药技术,主动替患病的农民看病送药。渐渐地他与村里农民交上朋友,村里人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1972年夏天,刘源决心回北京一趟,寻找父母的下落。他在老乡的帮助下,深夜悄悄离开村子,白天在野外躲避追赶,夜晚在崎岖的山间赶路,饿了就嚼一把兜里揣的炒黄豆,走了三天三夜,才赶上去北京的火车。

  刘源、刘涛、刘亭亭与刘潇潇在北京永安里的一间小屋会合了。他们向毛主席和中央办公厅写信,要求见爸爸妈妈。这时,他们才得知父亲已于两年多前去世了。8月18日,当他们被批准来到秦城监狱探望妈妈时,大家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王光美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半晌只说了一句:“想不到你们几个还能活下来!”

  由于周总理亲自过问,1975年秋刘源被批准返回北京。离开白坊村的那天早上,几乎全村人都到村口为他送行。此后,刘源被安排到了北京起重机厂当了一名铆工。1977年恢复高考,刘源立即申请报名参加考试,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无奈之下,刘源给刚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请求。据说邓小平当时批示:应准予参加考试。

  第二年初,刘源收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入学通知书。但当时,学校的课堂上和他学的历史教材中还充斥着批判刘少奇的内容,同学们也悄悄议论着他就是刘少奇的儿子。面对这一切,刘源只有保持沉默,等待着能发生一些改变。直到1980年2月,刘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檔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为刘少奇平反。

  1982年夏,刘源大学毕业。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可谓意气风发。按说,刘源本可留在大城市安排一份好工作,但他心中早有打算:重新回到农村去,在农村的最基层经受锻炼,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出力。

  担任副省长

  “不能把老一辈的名声干砸”

  过年时分,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喜气洋洋,立春过后的风中裹着暖意,人们都在家中和亲人欢聚团圆。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镇,是刘源29年前曾经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一直牵挂的地方。

  公社里的第十七把手

  1982年,大学毕业的刘源来到河南农村工作,那是父亲刘少奇曾经战斗、蒙难的地方。刘源被派到新乡县七里营乡,当时叫七里营人民公社,是个老先进单位。刘源在公社17个正副书.记、主任中排名最末,主要负责社队企业和一个管理区的工作。

  当年在新乡县委担任领导职务、今年已经80岁的炎光亮,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刘源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当时并不知道刘源的身份来历,只觉得这个北京来的年轻人,衣着朴素,言语诚恳。旁边有人悄悄告诉他,这就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炎光亮在心里暗暗赞了一声:“好”。“完全没有高干子弟的作派,一看就不一样。”

  刘源在公社里踏踏实实干了一年。1983年4月,经新乡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全票选举刘源担任副县长,主抓全县的多种经营和乡镇(社队)企业。炎光亮作为刘源的领导和同事,与他工作在一处,相处日渐亲密。“他讲一口北京话,我说河南土话,但不妨碍我们常在一起聊天。”炎光亮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远见,有胸怀:“他对政治、经济的看法,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农家有什么,他吃什么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