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九层塔到底属于哪种罗勒,似乎众说纷耘,有人推断应属于「泰国罗勒」Thaibasil,所谓泰国罗勒,常用的有「Horapa」比较像甘草罗勒,「Manglak」叶较小、较淡有绒毛,像是柠檬罗勒,「Krapow」像是圣罗勒。
到底是也非也,大概必须植物专家才能解答了,不过,至少很多人都认为,台湾九层塔是「变种」。
毕竟罗勒家族(或九层塔家族),如此庞大,都真认识不完,Mou在查索资料同时,发现越南的香叶植物「辣廖」也有九层塔的香气,或许也是罗勒的一支,只是译名不同哩。
至于紫苏呢?
学名:PerillacrispaTanaka
紫苏和罗勒一样是「唇形花科」,但属于「紫苏属」,所以真算是亲戚了,紫苏同样香气强烈且有药效,《本草纲目》有记载:
「苏从稣,因酥,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因为叶片呈紫,所以名紫苏,不但可以活血健胃,听说紫苏还可治疗香港脚哟。
台湾的紫苏大多紫茎紫叶,日本紫苏则是青叶,叶片也较水嫩可口,台湾紫苏叶片较老且有绒毛,应用于腌制紫苏梅之外,煮汤、卤肉时也都可配几片紫苏叶增添风味,也可以比照九层塔的用法加入炒蛤仔、海瓜子等。
(二)荆芥
荆芥别名假苏、四棱杆蒿等,为唇形科植物,一年生草本。荆芥以带根及花穗的全草供药用,为常用中药,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止血的功能。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河北、湖南、湖北等省,现全国均有栽培。
荆芥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80cm,有强烈的香气。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叶对生,轮伞花序,成穗状,淡紫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其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低洼积水之地不宜种植。
一、繁殖方式采用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
二、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地或砂质壤土地块,进行精耕细作(由于荆芥种细小),作宽1.3m的平畦,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厩肥或堆肥1000~1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
三、播种春、夏两季均可种植,若熬油以春种为佳,若收芥穗或全草药用以夏种为好。春播于3月~4月上旬;夏播于6~7月份。一般采用条播,播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20cm开深5cm左右的沟,顺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好选择土壤干湿适宜时种植,利于出苗。播后常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发芽快,出苗齐,亩用种量2kg。
四、田间管理荆芥幼苗期生长缓慢,必需适当浅锄松土,拔掉田间杂草,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长出3~4片叶时,可按株距3.3cm间苗。
苗高10cm时,按株距5cm定苗,并结合中耕除草适时追肥。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水。
五、病虫害防治荆芥生长期病虫害较少,一般荆芥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前喷1:1:200倍波尔多液,每10~14天喷1次,连续2~3次。壮苗期易发生黑斑病,发病时要拔除病株,集中烧掉,并在病区撒生石灰粉消毒.,防止扩散。
六、采收加工1.采收:秋季,当花盛开,花诹下部有2/3已经结籽,果实变黄褐色时,选晴天齐地面割取或连根拔取全株。一般亩产干货350~500kg。2.加工:收割后直接晒干,连根拔起晒干的称全荆芥;将花穗剪下晾干的称芥穗;自齐地面割取茎基部晒干的称荆芥。
论罗勒和荆芥的区别
甜罗勒(也称大叶罗勒)罗勒的叶片较大,有褶皱,如图

九层塔

荆芥荆棘的叶子较小,叶片无褶皱,看着很挺拔,如图

荆芥叶片较罗勒细小一些。荆芥在河南,湖北,江西,安徽这些地方比较常见,叶片上有细小的绒毛。一般开白色小花。做成凉菜味道有点特殊,口感很好。就像有些人喜欢吃紫苏,有些人受不了它的味道。一旦喜欢上了,就感觉不能割舍。网上很多荆芥的图片,其实有些是薄荷,有些是罗勒。虽然都有特别的气味,但是种过罗勒,薄荷,荆芥就能知道,这三种植物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