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代中国)
他带着一家人去家乡番禺,儿媳妇朱玲玲说想去洗手间的时候,立刻有热心人跑去端来一盆温水,让她洗手。
霍家人都哄堂大笑,霍英东却笑不出来。
国家真的太穷了。他究竟能为自己的祖国做点什么?
可是敏感的文革时代动辄得咎,他什么都不敢动。

(七十年代中国)
幸好国家有变,必出伟人。跟他一样矮小寡言,却心有大格局的邓小平上台了,他一扫文革颓局,将中国带进了改革开放的新历史。
霍英东立刻成了第一批回国支援的香港商人。

试水总是小心翼翼的,他开创了中外合作兴建旅游宾馆和高尔夫球场的先河。不过所有的尝试与意义,在他建造“白天鹅酒店”时达到巅峰。那里承载了他对国破家亡的恨意,对祖国的爱意,和他卓越的商业才能。

改革开放要引入第一批合资酒店,属于他的那一间,他选了广州沙基作为地址。
广州沙基,这个地方曾经沾满了国人的血腥和侵略者的残忍。
1925年,不堪剥削的沙面工人参加“省港大罢工”,反对英、法等国zf,当游行队伍路经沙面对岸的沙基时,英、法等国军队开抢射击,死伤超过200人,造成震惊世界的“沙基惨案”。而这里作为租界,中国人一度不被允许踏入。

这里风景优美,但不算是最好的选择。要在这里建酒店需要填河造地,造价很高,很多人提供了更好的酒店选地,但霍英东一眼定了这里,再不动摇。
探路者常常要承受更多的非议和压力。霍英东建立白天鹅期间,就感受到了文革之后的中国那郎独特的抗拒、惶恐、慌乱和封闭。

那时候社会还动不动就是一股大讨论大风浪,一切事情被装上了扭曲的放大镜,似乎随时可以反弹回那个可怕的年代。不但有人公然在全国政协会议的茶话会上讲相声讽刺白天鹅,甚至连他要求酒店女服务员穿丝*袜都引起意识形态的争论,说那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来自下层的压力同样令人头疼,搭起工棚来后,就不断有人过来骂,说影响晨练了,没地方谈恋爱,有人甚至当街放一个高音喇叭,天天在骂。
霍英东自己都说,自己被搞得心力交瘁体无完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