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告知,那么后车司机责任不大;如果明确告知过,那么主要责任就转移到已经殉职的D301次司机身上了。顺便说一句,D301一路从北京开过来,没有副驾驶,只有一个司机,连着干6、7个钟头,会不会存在疲劳驾驶精神恍惚的现象?别人提醒,他随口应一句,但却没有真正引起注意?
最后还有一点:相撞前两分钟调度指令降弓,司机未及时执行。此时调度应该发现问题严重,或者再次提醒,或者收回列车控制权紧急刹车。然而,调度却一样也没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怎么说,调度的这一部分责任都是逃不掉的。
天涯网友“丰满充气的娃娃”:
昨天自动化工科生已经分析过了,还有第三防护,一般是不会同时失效的。就是联锁。在前面轨道有车的情况下,只要有车,联锁装置会自动降后车的速度。这不由任何司机和调度掌控的。一般都会有,但是为什么第三道没发挥作用。刚才另一张帖有工科生说他们厂的联锁因为麻烦成本高实际没搞(不是铁路行业),但我猜动车是有的。但为什么会失效呢?这个是不依靠电和通讯线路的,走的是漓道,轨道也失效,第三重防护也失效?太诡异啦!所以再等爆料。
本博客所引用的照片均来自一位摄影爱好者的现场实拍.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在清理现场时有一个车头被埋了,但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请仔细看下面的照片。
这张照片摄于7月24日凌晨5:34,大型机械还基本没有展开工作,坠落到地面的车厢还保持原状。注意观察,有5个大车窗和1个小车窗的就是1号车厢(因1号车厢有车头,要比后面的车厢短),车厢下面已完全被压扁。而车头已断裂,掉落在1号车厢旁边,被1号车厢挡住了,从该照片只能看到车头的断裂口。还有两节车厢并排在一起,长度基本相同,即是2号和3号车厢(标准长度车厢一侧有10个大窗户),实际编号因图上不太好判断,可能与标注相反。
图上近处有三台挖掘机在挖坑,中间也有两台在挖,不是说是填坑吗?怎么反而是挖坑呢?自欺欺人!远处那些挖掘机在干啥呢?右上角那张照片原作者说是车头碎片,实际上是1号车厢的。嘿嘿,看下面就知道了。好了好了,动车事故发生了该怎么办?《2分30秒从车厢逃出动车《高铁逃生》手册》
看,原来车头旁边的1号车厢不见了,那个车头基本比较完整,只是略微移动了一下位置。但既没有看到1号车厢被运走,也没有被整体埋入坑里,去哪儿了呢?实际上就是上图所显示的被挖掘机砸成碎片埋了。
挖掘机在搬运车头,准备将其填入坑中。这张照片更清楚地显示原来的1号车厢已经没有了,在2号和3号车厢前只剩下1号车厢的一点点残骸。注意,车头是被整体掩埋的,并没有在地面上砸碎。嘿嘿,整体掩埋车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殊不知在此之前已经有一节车厢被用更暴力的手段埋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