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蒙家院子里两孔窑洞住人,还有一孔小窑做厨屋。父亲陆宫亮读过不少书,能说古今道今,还能写一笔好字,没事时就和王小蒙说闲话,说三皇五帝,说家长里短,说当过满清知府的太爷,说他家的骡马成群,数十顷土地和一街两行的高门大院,说的最多的是他的大哥。父亲说大哥在开封念过书,和省zf刘主席是同学。在开封城里当了半辈子官。说刘主席来本县视察,不住县zf,非要住到陆坪村陆家。刘主席给陆家老太爷带的礼物有满满一汽车。刘主席在陆坪村住了一夜,附近村庄里住满了保护他的军队。后来,专署的欧阳专员、李专员都在陆家落过脚,住过宿。父亲说这些时,满脸含笑两眼放光。父亲也说土改分田地,挖浮财,说跑到台湾的大哥。说这些时,父亲一脸轻笑,很是不屑。说完了,拍手一笑说:“世道啊,这就是世道。”
王小蒙不喜欢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她喜欢凤鸣湾,喜欢现在的家,喜欢家对面的小河,喜欢悬崖上冲出的清泉,喜欢一眼望不尽的芦苇,喜欢少女眼中的一切。
尽管生活艰难,父亲还是倾尽全力爱着她。无论在外边遭受了什么不公对待,回到家里,父亲总是一脸微笑,说话轻声细语。生怕王小蒙看出他挨了批斗,心里受了委屈。生怕那一句话说重了,打疼了王小蒙的心。
这里时兴娃娃亲,一般十来岁订婚,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都有了婆家。也有人给王小蒙说过婆家,成分不好的王小蒙不愿意,成分好的不是残疾就是不够数。王小蒙不愿意,父亲也不愿意。凤凰湾村的赵四曾经爱恋过王小蒙。他和王小蒙一起割草,一起拾柴,去年腊八,还偷着给王小蒙家送了一碗腊八粥。
前年秋天,父亲从莲花镇赶集回来,买回来一块白洋布和一堆各色丝线。父亲说:“我看这布细白耀眼,绣上花做门帘怪好,你慢慢绣吧。”王小蒙看着自家窑屋黑黢黢的门框说:“爹,绣的再好,咱家没地方挂哩。”父亲一笑:“给你做嫁妆用的。”王小蒙的心猛地一震,脸上一阵燥热,好半天说不出话。父亲知道王小蒙害羞了,又一笑:“有钱了就置办一件,慢慢积攒。到你结婚时,嫁妆就会多起来。”后来,父亲又买回来大红、粉红、黄、绿、紫、蓝各色绸缎鞋面布,让王小蒙绣上花做嫁妆鞋。王小蒙知道,父亲从不舍得花一分钱,他一年四季都是粗布衣裤,连扣子都是布条挽的布纽扣。每一件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炕头上大姐给他做下的新衣服、新鞋一直舍不得穿。王小蒙知道,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她找一个如意的婆家。爹把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
第一章谢广坤大战王小蒙 赵四刘能干王小蒙7
看到别的女孩子认真地给自己的小女婿做鞋,王小蒙就想,自己的婆家在哪里?那个人是谁?是高还是低,是胖还是瘦?是聪明还是糊涂?是清俊英武还是颟顸猥琐?跟姐姐学做鞋时,姐姐说,你男人一辈子走的路就在你手上了。姐姐说过就算了,王小蒙记在了心上。每当拿起针线做鞋,就想那个人,你一辈子的路可就在我手上了。想着想着,王小蒙的脸就红了。然后她在心里骂自己一句,没成色。
王小蒙也悄悄追寻着男孩子的身影。他把凤鸣湾和她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子一一审视,然后在心里掂量着,哪一个值得她去爱,去追寻。当赵四和她接近,朦胧的向她表达爱意的时候,王小蒙很高兴。她觉得赵四就是她心中追寻了好久的那个人。
和赵四在一起,王小蒙觉得开心,好像有了一种依存。她不自觉地到赵四家里去,暗暗地观察赵四的脚穿多大的鞋。帮助常婶做点家务,或者和常婶说说话。有时她会悄悄地想,她和赵四结婚以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
常婶看出了王小蒙的想法,也知道新文喜欢王小蒙。但是她不喜欢王小蒙家的地主成分,她不想让新文受到地主成分的连累。再见到王小蒙时,常婶的脸就吊的高高的,爱理不理。常婶对赵四说:“找个一般的的,哪怕丑点的也不能说个地主家的闺女做媳妇。受不起那个连累。”大队开大会,陆宫亮被拉到台上陪人批斗。看到陆宫亮被批斗的场面,听着台下几百人呼喊着打到陆宫亮,赵四心退了,不愿意和王小蒙玩了。看见王小蒙就像没看见一样,仰着脸过去了。王小蒙心灰了。她想自己还不如个残废人,不知道能找个啥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