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好几位同事,离开我的团队后,仿佛焕发新生,在职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我的团队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同事的工作潜能没有被激发和挖掘。我过多的担当和关注,扼杀了他们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就如一位母亲对孩子呵护过度,孩子在享受安适的同时,也日益感受到“爱”的束缚。虽然现在在朋友圈里,同事们提起刚入职的往事时,会对我说:谢谢你。但我更佩服他们后来勇敢地走出我缔造的舒适区,历练风雨,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这几天在看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时,多有感慨。曾经的我,管理方式与剧中的屋代大课长如出一辙,性格懦弱,善解人意,不敢也不愿意给下属施加压力,对业绩为零却依然不思进取的下属,表现得无可奈何,一味地表示同情,喊着口号给她加油鼓励,甚至还想着从别人那里分些业绩给业绩为零的人,之所以出这种馊主意,是因为他的头脑中”做一个好领导“等同于”做一个好人”。
三轩家万智来了,这位职场女王,一出场便被强光笼罩,她板着一张扑克牌脸,不容置疑、不留余地地说:“没有我卖不掉的房子。”
她从不对同事微笑,也不对下属嘘寒问暖,反而经常说狠话、放狠招——
她对卖不出房子的男下属说:“在这里演什么悲情男主角,赶快想办法。”
她不向努力工作的同事们道辛苦,而是说:“努力工作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拿出成绩来。”
她批评业绩不好的人:“怎么还有脸来上班?”
她把两块宣传板,一前一后绑在业绩为零的女孩身上,让她去闹市口发传单,并且没收了她家的钥匙,告诉她:“约不到客户,今天就不能回家。”
随着剧情发展,同事们对这个不可理喻的女人,由开始的反感到由衷的敬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她的认可,想尽办法卖出更多的房子。
虽然剧中人物带有戏剧性的夸张成份,但在现实中,严师出高徒,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身处残酷的环境中,人会被激发出强大的生存潜能,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没有吸引力,即使实现也无法获得成就感。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是打出来的,不是哄出来的。众所周知,正是因为乔布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偏执和严厉,才造就了苹果公司今天的辉煌。
虽说职场无情,但“妈妈式”的管理者,我也经常看到。这样的领导风格,我个人认为比较适合初入职场者。一位有耐心、有同情心的领导,可以帮助职场新人建立起良好的职业习惯,熟悉公司的组织架构,快速地融入团队中。
但是,当你想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高层次的进步时,希望你遇到一位高标准、严要求,并且懂得软硬兼施、进退有度的领导。TA坚守原则、赏罚分明;TA对你狠,对自己更狠;TA督促你、鞭策你,让你披荆斩棘,碾碎昨日的自己,重塑一个更强大的自我。
这样的领导不好相处。你刚给自己定了一个伸手可得的目标,TA却毫不留情地打破,指着更高处说:”跳起来,使劲跳,去够那个。“
”不行啊,我办不到。“你的内心一定会发出这种哀嚎。
可是TA冷冷地看你一眼,好像在说:”办不到,就滚出我的团队。“
于是,你咬着牙,不想认输。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坐在一台发动机上,被裹挟着向前奔跑,根本停不下来。工作好像融进了你的血液,你总在考虑如何做得更好。你经常在深更半夜,被焦虑的情绪惊醒。你会发现哭已是常态,不哭才变态。你会感觉自己像一个皮球,被压扁之后弹跳得更高。你讨厌TA、怨恨TA,可又离不开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