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云和小雨把带来的锅碗瓢勺放下,丰云说:“这些都送给你们了,我们一会就要走了,谢谢这几年你们的关照,屋里的炕都是焦大哥砌的,焦大哥回来后替我们问好”,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
将带来的东西放下,他们就匆匆地回到了小屋。
8
他俩把行李又检查了一遍,看看捆结实了没有,小雨看着坍塌的土炕,心里涌出来些许的惆怅,他想了许多,比如“如果没有被招工,还要在炕洞子里睡觉”、“这一去,不知道小城的那个工厂是什么样子”、“等到领取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定给妈妈买件礼物”等等。
他正在胡思乱想,听见外面有人喊了:“丰云、小雨,收拾好没有?马车已经套好了”,说话的是生产队的队长,被招工的学生们都要到公社去集合,因为汽车只能开到公社,往上面就没有公路了。
坐在一匹马拉的大车上,丰云和队长侃起了大山,队长也姓焦,身强力壮很威武,平日板着脸对学生们吆五喝六,但内心对学生们还是挺不错,从来没有因为哪个学生干活偷懒或者出错,扣过公分或者口粮,这在农村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吃的粮食要靠苦干才会有收成的。
9
马车不知不觉上了一个山坡,这是通往公社或者县城的必经之路,也就是往下走的路,这个坡叫做“毛鬼神坡”。
队长一扬马鞭,在半空中甩了一声响,丰云突然大声唱了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一嗓子把队长都吓了一跳,因为唱腔里夹杂着开封口音。
“哎,你这尖叫把牲口都惊了!”队长诙谐地说,丰云回答:“队长,我们每次走夜路过坡,都要唱这个歌呢”,小雨腼腆没有吭气。
不一会功夫已经来到了坡的顶上,前面不远有一片乱坟岗,白天路过还感觉不到什么,要是晚上路过,就可以看到点点的萤火,在坟堆上面飘荡,煞是吓人。
触景生情,小雨想起了那个难忘的一天。
去年冬天的一个凌晨,他和丰云从坍塌的炕上爬起来,把玉米装入用床单缝制的两个大口袋里,腰里系上了麻绳,丰云提起门后面的一根齐眉棍,小雨将一把利斧插在入了腰中,背上了军绿色的行军水壶,穿上了平时不舍得穿的解放鞋,把盛玉米的袋子前后搭在肩上,吹灭了油灯,轻轻地关上了门并上了锁,他俩趁着夜色出发了。
去往县城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川道绕路,一条是翻越毛鬼神坡,两者相差十几里路,所以他们都是翻过这座坡,然后从县城坐长途汽车,到关中西部的小城,再转乘火车去往古城。
他们凌晨起床并没有吃东西,只是喝了点水缸里存的水,便匆匆地上路了,虽然已经向队长请了假,可能是心理作用吧,还是不想让社员看见他们回家了,就半夜出了门。
床单缝制的口袋有点大了,每一只袋子里足足有八十斤玉米,小雨还提醒说:“这么重,咱们能背回去吗?”,丰云把两手一摊:“你连这点力气都没有?家里人粮食定量都不够吃,不拿粮食回去,咱们还能分吃家人的口粮?”,听到这里小雨也不再言语了。
开始走过的十里路,背负还觉得不是太重,又走了几里路,感觉肩上的口袋越来越重了,忽然小雨惊叫了一声:“哎呀!快看!”,不远处有不少的萤火,在低空盘旋飘荡,原来乱坟岗到了,小雨觉得头发都竖了起来,要从这片地里穿过去,还真的需要点勇气。
丰云对小雨说:“听说过没有?”,小雨问:“听过什么?”,丰云答道:“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咱哥俩都有家伙,谁也别怕!”,说着丰云唱起了那首歌:“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小雨把腰里的斧头拔了出来,随时准备着应付假想敌人,丰云边走边唱还舞起了腊木棍,就这样他们顺利地越过了毛鬼神坡,在黎明前来到了县城。
“哎呀,不好了”丰云冷不丁地喊了一句,小雨问:“咋啦?”,丰云说:“走的紧,把坐长途汽车的路费忘在屋里了”,他俩的零花钱都是藏在炕洞子里的,经常会忘记掏出来,如果没有了路费,要像趴火车一样逃票,乘坐长途汽车根本没有可能。
两个人的汽车票需要四元二角钱,只见丰云向小雨招招手,意思是跟着我,小雨以为是去硬闯长途汽车站呢,心里突突地:汽车站也能混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