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是道家人士,没有儒家那种“仁义”的温情,信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唯一的准绳就是法。史载:王猛以苻坚的舅舅强德为突破口,将强德当街斩杀,陈尸于市,由于是先斩后奏,苻坚救之不及。

苻坚资料图
这是张飞和李逵的做派,绝不是王猛,没有苻坚的同意,王猛连敌国来的慕容垂都不敢擅杀,更不可能瞒着苻坚斩杀他的舅舅,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可能是和王猛、苻坚演了回双簧。接下来“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一连串动作下来,满朝震栗,官场风气为止一变,官场风气一变,民间风气立刻好转,民风由奸猾变得淳朴,道路上路不拾遗,晚上夜不闭户。
苻坚见此,大为感叹:“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由此,王猛一年中连升五级,官至国防部长兼总理,时年三十六岁。内政清明,国家富强,苻坚野心勃勃,开始要武力攘外了。内政靠王猛,攘外也要靠王猛。
王猛有苻坚的支持,先向东北破匈奴,而后向东南攻略晋朝的荆州,再向西南攻秦岭,又东扩至蒲阪,声威大振。这时,燕国内乱,慕容垂父子来投,慕容垂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气度不凡,圈内人都知此人是帝王之种,而且苻坚早有图燕之志,也正是忌惮慕容垂才不敢轻易对燕国宣战,此次慕容垂来投,苻坚自豪感顿生,幻想着和慕容垂强强联手,共取天下。秦国的老百姓对慕容垂父子的仰慕之情,也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见慕容垂父子来投,无不兴高采烈。
王猛自然知道慕容垂对苻坚的杀伤力,因此坚决要求铲除慕容垂父子,但无论他怎样向苻坚进言,平时言听计从的苻坚此次却一反常态,坚决不采纳。

苻坚资料图
苻坚如此的行为,大概是因为自己出身氐族的自卑,对汉文化有种莫名的崇拜,知道汉文化中,君主要有宽以纳士的品性,因此将这条条款用到了教条的地步,慕容垂终得以封侯拜将(自大和教条是苻坚的两大缺点,王猛去世后,这两个缺点让苻坚摔得很惨)
自古法家变法都是以强力、果断著称。但同样的,这样的变法也极不稳定,很容易就会出现反弹,苻坚也不例外,经历过淝水之战的惨败后,苻坚被部下杀死。实在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