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5年,司马昭在临死前指明让贾充辅佐世子司马炎。同年,司马炎称帝后,拜贾充为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封鲁郡公。
贾充在朝中有很多的檔羽,当时的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刚直守正的官员非常厌恶贾充的为人。为了遏制贾充的势力,公元271年,任恺趁鲜卑秃发树机能侵扰秦州和雍州,建议司马炎应派一位有威望、有智谋才略、身居要职的大臣去安抚,首推贾充。在庾纯的支持下,司马炎任命贾充加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出镇长安。
贾充痛恨任恺,也很忧虑不愿出使,就找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中书监荀勖商量,荀勖建议让贾充之女贾南风和太子司马衷结亲,成为太子妃。这样不用推辞自然就可以留下来了。荀勖也担心贾充一走,他们一檔的人都要失势,所以联络其他人共同张罗此事,贿赂皇后身边的人,和皇后一块儿在司马炎面前鼓吹贾充之女的美丽、贤淑、聪慧和德才兼备。

晋武帝司马炎本来是要纳老臣征北大将军卫瓘之女为太子妃,对皇后说:“卫公的女儿有五可,贾公的女儿有五不可:卫氏种族优秀而且儿子多,容貌美好而且身材修长,皮肤白洁。贾氏传统妒嫉而且少子女,容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黑。”但最终经不住那些奸佞小人的劝说,自己也不加以调查,就同意贾充之女了。而且也让贾充留下继续担任旧职,后来贾充及其檔羽多次找机会诬陷和中伤任恺,任恺被罢官。

太子司马衷不知道是老实,还是傻。当然现代人基本上将老实就当成傻。历史记载司马衷的傻有好几件事,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何不食肉糜”。说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

司马炎也觉得自己的儿子司马衷从小智商低下,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不宜作储君。而大臣和峤等也曾这样说过,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贾南风女士是个聪明之人,看到问题后,知道司马衷肯定答不出来,于是找来外面的人代答,答案大多都引据古义。给使张泓看后说:“太子不读书,但答题却引经据典,一定会被识破是代答的,倒不如按意思直接作答吧。”贾南风同意,并让张泓代答,而由司马衷抄写。司马炎看后十分高兴,认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