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 正文

林觉民简介 林觉民后人现状怎样了

来源:作者:时间:2017-04-27 10:09:57点击:

  林觉民对于清朝的腐败教育不认同,但是对于具有革.命思想的人的文学极为推崇,比如邹容的“革.命军”就是林觉民的最爱之一。因此为了开启民智,林觉民和几个同学一起开班了新式学堂。

  同时林觉民认为应该男女平等,于是他在家中办女学,没有生源,他就动员自己的妻子陈意映和自己的堂妹林孟瑜等人,组织了十几个亲友来学习。在这里教授的都是新式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这些亲友影响都是很大的。

  而林觉民最为进步的事迹就是他参加了广州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他的这一壮举沉重打击了清zf,对于民主革.命有极大意义。

  林觉民后人现状

  林觉民在广州牺牲的消息传来时,他的岳父陈元凯正在广州任职,为了免受清廷满门抄斩,他托人连夜赶到福州报信,又怕女儿听到死讯动了怀孕的胎气,只说是林觉民让陈意映带着孩子火速逃离。陈意映是踉跄着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她和林觉民的家的。

  林家秘密迁到了福州光禄坊早题巷一处幽僻的独门院落。几天后,惊惶未定的家人发现,有人从门缝塞进来一个包裹。打开来看,是林觉民的两封遗书。一封是写给父亲的《禀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即是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陈意映看到方巾上丈夫的手书,当即晕倒在地,她不肯相信那个豪情万丈,有血有肉的男人就这样离自己而去了。醒来后,她在心里问她的林觉民:“谁给你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陈意映于抑郁中诞下次子,取名仲新。按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的设想,又是一个男孩,“则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两年后,陈意映终究郁郁而终,依新、仲新由林孝颖抚养。

  谢家在杨桥巷17号一直住到了1949年前。而曾经也门庭若市的林家,却已如从三坊七巷中失踪。林则徐纪念馆的原馆长官桂铨,曾试图找出林觉民就义后林家的活动线索,多年无功。直到最近,他才从藏于福建省图书馆资料室残存的《林孝颖文存》中发现了这位父亲在嗣子牺牲后10个多月,曾在《共和》报上发表追悼会启事,告知1912年2月11日在白塔寺为“亡儿觉民”发丧。

  林家之家境,从此便应了《与妻书》中预言“吾家日后当甚贫”。林觉民说,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袁世凯复辟年前、北洋军阀年间,都没有补助发给林家老小,林孝颖应该就是靠积蓄度日,而之前变卖家产,积蓄肯定不多。”林觉民纪念馆负责人李厚威说。

  林依新9岁夭折。遗腹子林仲新由祖父带大。民国zf成立后,生活支出与学费基本由民国zf承担。林仲新1930年代入读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一度随林觉民旧交林森做事。在林森任抗日战争时国民zf主席的时期,担任过国民檔基层官员。

  林仲新娶过两任太太,第二任刘文业,是福建著名的民族工业大家族“电光刘”的后人。李厚威告诉记者,当年的福州号称只有三座塔,“白塔、乌塔,还有一座便是刘家的大烟囱”。林家和刘家在“文革”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他把这归结为这家人“教养好、人好、非常非常低调”等因素的神奇合力。曾在国民zf做过小官的林仲新,1949年后还能担任共/产/檔的干部。1957年到1968年,林仲新一直担任漳州粮食局副局长。之后他退休,闭门,直到1983年去世。

  林家的另外一脉更加出名。林长民,和林觉民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叔伯兄弟。民国时期历任国务院参议、法制局局长。他的女儿林徽因,才、貌、情都是传奇,后来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是红遍中国的名人,她和林觉民的关系却少为人知。

  林仲新和刘文业还有两个女儿林兰和林婷。林婷随父亲当年,一直生活在漳州,继承的也是母亲早年在漳州市一家银行的位子。林兰则在福建某省行工作,异常低调。李厚威见过林兰一次,“眉眼气质,和照片上的林觉民像得不能再像”。

  “林家人都倔。政协有活动,经常请林兰去。林兰一次都没去过。她说她家里人都不靠祖父的英名过日子。要了解林觉民,直接来故居参观好了。”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