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
孙朗在《三国演义》中只在第七回出现一次。《三国志》中也无孙朗,从裴松之所注引的书籍来看,《三朝录》及虞喜《志林》中,实有孙朗其人。而且在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上说:“曹休出洞口,吕范率军御之。时匡(朗)为定武中郎将,(遣)【违】范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范即启送匡还吴。权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其中的孙匡实是孙朗。可能因为他被“禁锢终身”的原因,也就被人遗忘了。可孙权又为何因一次战役胜负,就把自己的庶生弟弟别族禁锢呢?
这样看来,孙家五兄弟中,孙策、孙翊被人刺杀,孙匡死得不明不白,孙朗被孙权囚禁终生,这难道还不令人深疑吗?另外孙权的三个父叔中,孙静和孙贲都无意仕途,皆死于家中;孙辅只因遣使到曹操那里,就被孙权关了起来。据《三国志·孙辅传》上说:“(孙辅)遣使与曹公相闻,事觉,权幽系之,数岁卒。”另外像孙韶“不进见者十余年。权还建业,乃得朝觐。”像这样。还不令人怀疑吗?

孙策
东吴聚集文武大臣有两个高峰时期:一是孙策借兵起家,到占据江东这段时期,来投奔的文人有朱治、吕范、张昭、张(纟龙)、虞翻等人;周瑜、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太史慈、凌操等良将也纷纷前来效力。二是孙策死后到孙权征讨黄祖一段时期,先后有鲁肃、诸葛瑾、顾雍、阚泽、严唆、步骘、程秉、薛综、陆绩、张温、朱桓等文士来投;还招收了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甘宁等将士。从孙权用人来看。朝廷内外大权基本上是掌握在后一批人手中。
公元一百九十八年的时候,孙策还是英俊神勇的孙郎,周瑜还是跟从孙策打仗的兄弟。他们两个人在皖城遇见了自己的妻子,大乔小乔,从此,两个人也成为了连襟。
这件事情应该是真是的,大乔在历史上也应该是存在的。虽然没有太多的史料记载,但那一定是一个聪明而且忠于爱情的女子。在自己的丈夫重伤的时候,她衣带不解,昼夜不息,但是无奈还是挽留不住自己丈夫的生命。她是骄傲的女子,她是琴棋书画花容月貌的女子,她也是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后来,她又做了一个默默隐名的好嫂子。
他的丈夫死后,小叔子年幼,是她一手抚养长大。手把手教导孙权怎样掌握政权,怎样远交近攻,怎样制衡朝堂……她的努力使有成果的,最后她如愿看到了孙权称帝。在那之后,她青灯古佛,终此一生。
在历史上,并没有说她是妻是妾,但是她的的确确是在历史存在的美人。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写诸葛亮借助铜雀台的典故,来刺激小气的周瑜。虽然这并非史实,但是也可以从侧面来看出,小乔和大乔在吴国的地位。
大乔结局
回首历史,许多聪慧过人、国色天香的奇女子,随历史的推移,销声匿迹,在古代社会匆匆走过,大乔便是那无辜脆弱生命中的一个。乔阔看中孙策少年得志,战功显赫,便把女儿大乔许配给他。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嫁给可谓天下豪杰、谋略过人、威震整个江东的孙郎,怎么能不说是良缘呢。虽然是结亲,但郎才女貌、两情相悦、恩爱有加。大乔怎么能不幸福呢?

大乔剧照
可惜大乔是一个命苦之人,夫君孙策也是薄命之人。孙策之死众说纷纭,一说是孙权、张昭谋划的一场政变,史书.记载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孙策暗中袭击许昌迎献帝,不料被许贡的家客刺杀,生命垂危后不治身亡。众所周知,大乔嫁给孙策时十八岁,孙策英年早,大乔才二十芳龄。两人在一起度过了三年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其实也不尽美满。二人成亲之后孙策忙于开创基业,东征西战,聚少离多。孙策辗转沙场,大乔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抚育子女。
孙策死后,大乔独守空房,孤苦伶仃,与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相依为命。命运改写凄苦人生从此开始。她含辛茹苦的用自己的才华培养遗孤,一代佳人慢慢凋零。年纪轻轻就守寡,独自一人了却余生何其悲凉。大乔以柔弱之躯肩负起重任,却不失高尚品格,孙策死后,她常伴青灯,不久黯然离世。这段佳话在历史篇章里永垂不朽。在孙权当政时受到万分尊重。可谓古代贤良淑德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