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灵异奇闻 > 正文

袋狮怎么灭绝的 袋狮和剑齿虎哪个厉害

来源:作者:时间:2018-07-31 11:37:54点击:

袋狮:咬合力是狮子的3倍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仅有约8-14个巨型动物物种的灭绝时间与人类活动明确重叠。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人类之前,动物呈交错、阶梯式逐渐灭绝,也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人类曾捕杀过这些在Sahul大陆上生活过的巨型动物。从地质时间的角度看,大多数物种的灭绝与人类活动完全无关。毋庸置疑应该归咎于气候或气候相关的影响。

袋狮:咬合力是狮子的3倍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支撑这一观点的是两项关键假设。一是土著居民到达时,这些巨型动物尚存在;二是所有先前的冰川期气候几乎大同小异。因此唯一行得通的原因就是人类的到来及其后续活动。现在看来,这两项假设都站不住脚。事实上,许多古气候学家一直认为,Sahul在后30-40万年期间遭遇了持久的阶梯式气候恶化,长期趋势是日益干旱且不稳定的气候。据分析,45万年前南半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且此后开始变得更加极端。冰芯记录以及曾经的内陆大湖水面下降的证据表明,在人类到达之时,这里的气候已非常干燥。但相关分析也表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也可能是巨型动物灭亡的根源。

  迄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对于人类到达之前尚存在的一些物种,人类活动对其灭绝的影响不能完全忽视,虽然有待论证。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ahul大陆上巨型动物的陆续灭绝是在无情、不稳定的气候下持续了数千数万年,人类第一次涉足于此的时候,气候已开始急剧恶化。

  袋狮VS异剑齿虎。

  远古时代的动物都有着强大的威力,它们也因为某些原因而打斗。有的真的发生过,有的则从未出现过。可惜的是,它们都已经灭绝了。现在,我们要复制这种打斗,来一决胜负

  袋狮(Thylacoleo)是一种已灭绝的肉食性有袋类动物,生存于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大利亚。模式种是吏子手袋狮(T.carnifex)。

  袋狮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肉食性动物,且是最大的肉食性有袋类。它可能在森林、林地、灌丛带及河谷等地进行猎食。

  袋狮的最近亲是草食性的袋熊及树熊。它是所有现存及已灭绝的哺乳动物中,咬劲最强的,重100公斤的袋狮一咬可以媲美一头重250公斤的狮子。它会猎食像双门齿兽及巨型短面袋鼠等大型动物。它是有袋类中专业的猎食者,它的前肢极度强壮,有可收缩的爪,这都是有袋类中未曾有过的。它有锋利的裂齿及强壮的颚肌,可以从猎物撕开一大片的肉。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估计它有可能会攀树,并保存猎物的腐肉。

  袋狮肩高75厘米,长1.5米。它们平均重101-130公斤,个别的可重达124-160公斤。它们的更像雌狮及老虎

  异剑齿虎(Xenosmilus),又名异剑虎或异刃虎,是剑齿虎亚科下的一属。于198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阿拉楚阿县发现了两个接近完全的标本。于1994年验证了这些化石后,发觉它们是全新的属,并且属于似剑齿虎族。它们生存于100万年前,但不清楚它们何时出现及灭绝。属下只有赫氏异剑齿虎。

  异剑齿虎站立时与现今的狮差不多高,身体很粗壮,估计约有180-230公斤重。在发现异剑齿虎前,剑齿虎亚科一般分为两类:有长的上犬齿及粗壮的四肢,与较短的犬齿及幼长的四肢。但异剑齿虎粗壮的四肢及体型,并较位的犬齿却打破了这个分类。

  发现异剑齿虎两个标本的位点中,同时亦发现了大量西貒科骨头。故相信它们利用强壮的体型,猎杀这一类的动物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