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细说起来,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惟一敢废黜正统,戴上皇帝帽子的女人,只有武则天一人。她66岁时掀翻了李唐龙案,宫门外高悬起武周的旗帜,硬是当了15年皇帝,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黑色的无字碑,一生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唐高宗李治风流倜傥、病塌上草就遗诏,要把他生前喜欢的字画全部随葬入墓,估计书法大圣王羲之除《兰亭序》之外的精品都被李治带入了棺椁。
而武则天更是才气横溢的一代尤物,可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武则天那么多失传佳作哪里去了呢?是否就葬在陵中?这实在是弥天之谜。
四、武则天的这座乾陵为什么不挖掘?
帝王陵的开发历来是文物界极为敏感的事,而以乾陵尤甚。早在40年前,乾陵第一次被发现后,周恩来总理在文化部送上的一份《乾陵发掘计划》上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1995年,发掘乾陵的提案上了人代会。限于客观条件,有远见卓识的国家领导人表示,暂时先放一放。
目前文物界对于陕西省开发乾陵的设想众说纷纭。据陕西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界人士称,当地的文物界专家大多赞成开发,而外地的专家则持反对意见的居多。反对意见认为,在我们没有足够力量保护好发掘出来的文物的情况下,还是以不发掘为上。而陕西专家的意见则认为,乾陵若不开发,未必是最好的保护手段,因为乾陵位于地震带的连接处,而且目前面临地下水渗透的威胁。据悉,陕西省文物主管官员不久前已向文化部负责人汇报了该省开发乾陵的规划设想以及有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但国家主管部门尚无任何表态。有可能会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论证。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一陵葬两帝”,在中国皇陵中是唯一的一座。笔者2011年4月前去考察。此陵当地人称“姑婆陵”、“阿婆坟”,位于今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上,距西安大概80公里,与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尧山等山脉遥相呼应。
与昭陵陵址是陵主李世民自选不同,乾陵的选址很专业,据说由当时掌管大唐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风水大师李淳风敲定,曾为李世民昭陵选址的袁天罡也参与了。
图:梁山(从梁山北向南看)
说到乾陵选址,这里我多写几句。唐高宗在东都洛阳病逝以后,武则天昭令当时朝野闻名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要他们为皇上选卜风水宝地。二人寻龙九州,回来后交旨都说选好一个地方,原来就在雍州境内,离咸阳城并不十分远,此地即今乾县梁山上。
武则天派大臣去察看,到了梁山主峰顶上,各人所点之泶竟然在同一处。袁天罡说他在这里埋下了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这里插下了一枚铁钉。刨开吉壤,在场的人惊呆了——李淳风的铁钉正好扎在袁天罡所埋的铜钱方孔中,在场的人无不拍手惊奇。有了这个传奇,武则天更坚信这里是真龙宝地,把陵址选在了梁山,即现在的乾陵。
乾陵的风水确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妙不可言:梁山南二峰东西对峙,挺拔俊秀,为乾陵之天然门户。北峰最高,其势卓立而不孤,乾陵地宫就在梁山主峰——北峰之上。而更绝的是,远眺乾陵,好似仰面而躺的贵妇,活活一个“睡美人”(见下图),这就是传说中的“女主守宫”泶。
图:睡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