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 正文

女真族和满族的关系 女真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来源:作者:时间:2017-11-25 23:03:36点击:

        比较一下这两个民族的文字:女真文是金代用于记录女真语言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很像汉字。笔画有横,直,点,撇,捺。书写自上而下,从右向左换行。

        再来看看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前期参照蒙文创立,后来又有所改进。但是满文和女真文是属于不同的文字。而且文字本身毫无相似之处。满人只恢复蝌蚪文,如果真是女真人后代的话,为何不恢复类似于汉字的金国字?

        其实就算文字有着许多的共同点都不能证实是同一民族。比如:日本文字,西夏文字,契丹文字都是根据汉字所创,但使用者是几个不同的民族。更何况女真文字和满文的巨大差别,更难以证明双方是同一个民族了。

        四两个民族服饰上的不同

        1女真服饰

        女真人的服饰受汉族影响很深,明显也是交领衣服《三朝北盟汇编·女真传》说女真服饰“衣短而左衽”。宋人的《虏廷事实》中说女真:“自古以来披发左衽”。

        侵入黄河流域后,女真头饰有裹逍遥巾的,即以黑纱笼髻,上缀五钿,年老者为多。冬戴羔皮帽。《金史·舆服志》记载,女真女子喜穿遍绣全枝花的黑紫色六裥襜裙,襜裙就是前引《大金国志》所说用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扩张蓬起的裙子。上衣喜穿黑紫、皂色、绀色直领左衽的团衫,前长拂地,后长拖地尺余,腰束红绿色带。许嫁女子穿褙子(称为绰子),对襟彩领,前长拂地,后拖地五寸,用红、褐等色片金锦制作。头上多辫发盘髻。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女真进入中原后,服饰受到华夏族影响后,衣着逐渐比较华丽的,发型与饰物也讲究起来。

        事实上,随着金国的汉化,女真人逐渐直接干脆穿戴起了汉服。金国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并且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金史》卷四三《舆服志》(下)云:“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这大概就是大定二十七年的禁令内容。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金国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由这些zf禁令可见:女真人却纷纷改着中国人的服饰,并且屡禁而不止。

        而反观满族的服饰,大拉翅,高跟旗鞋。衣着不但没有进化,反而比女真服饰粗糙,尤其是领口为右衽,女性的头部饰物更与女真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他们是女真后代的话,在明末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时,穿戴的肯定是汉服才对。

        五民族姓氏的不同

        《金史》记载的女真姓氏有:完颜、乌古论、纥石烈、徒单、女奚、兀颜、蒲察、颜盏、温迪罕、石抹、奥屯、孛术鲁、移剌、斡勒、纳剌、夹谷、裴满、尼忙古、斡准、阿典、阿里侃,温敦,吾鲁,抹颜,都烈,散答,呵不哈,乌林答,仆散,术虎,古里甲。

        另一方面,随着侵入中原,女真人逐渐采取了汉族姓氏。上文提到的有关服饰的几条禁令,都包括了禁止女真人使用汉族姓氏。金国世宗、章宗时期曾屡次下诏加以禁止,大定十三年(1173年)五月,“禁女直人毋得译为汉姓”,说明此时女真人改用汉姓的情况已经比较常见了。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再次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前面已经说了此次禁令还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明昌二年(1191年)十一月,“制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些禁令同时也说明了采取汉族姓氏是整个女真社会的风气。至金朝后期,几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相应的汉姓,据陈述先生统计,金代女真人译改的汉姓共计59个。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