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科克说:“FAST将在其他恒星的周边寻找先进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它将搜寻一些无线电信号,它们将不同于宇宙可能制造出来的信号。”
他说,FAST是“在宇宙中搜寻生命方面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探索与追问——“超级天眼”有多厉害
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吸引着世界目光。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环形山,成为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第一人。400多年后,代表中国科技高度的大射电望远镜,将首批观测目标锁定在直径10万光年的银河系边缘,探究恒星起源的秘密,也将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刻度。FAST全景(9月24日摄)。宇宙到底有多大?这是人类秉承探索发现的天性不断追寻的问题。在发现未知地带的征程中,中国天文人将不畏艰苦、不断创新,奏响探索宇宙的新畅想曲。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望远镜“锅盖”越大越灵敏,500米的“超级天眼”究竟有多灵敏?科学家打了个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机,也逃不过它的“眼睛”。“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将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条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表示。从FAST反射面板内拍摄的天空(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专家李菂说,中国大射电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的能力:发现气体星系有望在过去的基础上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图为工作人员对FAST的馈源舱进行施工(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按计划,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和我国其他5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天眼”群——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并主导国际射电领域的低频测量网,从而更好地获取天体超精细结构。未来5至10年,大射电等项目只是我国大望远镜建设浪潮的前浪。据严俊透露,中国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已初步通过专家评审,有望于“十三五”规划期间立项。图为平塘天文体验馆内的太阳系模型(9月23日摄)。
中国的天眼是我国1994年提出来的构想,通过22年的研究。

而就在近期,中国通过这天眼望远镜,观测黑洞,观测宇宙暗物质与外星文明。成为了世界上科学探测界的佼佼者。
然而今日,中国天眼发现了第一个适宜居住的星球,无论是水源液态跟地表植物都跟地球类似。是宇宙目前发现最想地球的第二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