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高考状元黎力:因抢劫银行入狱10年,出狱后又考入名牌大学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鲁迅曾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人生本就是一场风雨兼程的旅行,在前行的路上,也许有过鲜花相迎,但也有着荆棘丛生。只是在这条路上,有的人走得越来越宽广,而有的人却走向了绝境。
有句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在蹉跎的岁月当中,谁又能保证一辈子不曾犯过错误,有的人也许一辈子都在默默走着自己的路,犯下的错自然无人可知,而有的人,却在人生灿烂的那一刻,抹上一道不光彩。
而这道不光彩,也只能靠自己去擦拭。黎力,曾经是高考状元,曾经是刑犯,但他还是走过了泥泞,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知识改变命运,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适用的真理,更是寒门改换门庭的捷径。
从古至今,有多少的学子,靠着这条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18年前的黎力也曾金榜题名,也曾畅想着自己的未来,但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他用了14年的时间,又把自己拽回了原点,一步步地丈量着自己走过的岁月,回忆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1987年,黎力出生在江西上栗县。贫苦的家庭,让他自小吃了不少的苦头,看着日夜操劳的父母,他也暗自下定决心,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可以让父母安享晚年。
所以,从小学到高中,黎力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虽然小的时候落下了口吃的毛病,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
时间来到2003年,这年刚刚16岁的黎力以上栗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成为了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他深知,他的学费都是父母借来的,于是刚到大学的黎力就做起了家教的兼职工作,靠课外的打工贴补自己的生活费。
因为口吃的毛病,让他在生活中多少有那么一点的交流障碍,虽然同学们并不在意这一点,但他却多少有了些自卑的情绪,加上和同学们之前的生活条件的差距。
还未成年的黎力心理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渐渐地他有了一些抑郁,也有了一些心理障碍。
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黎力的学习成绩一直下滑,有几门功课也挂科了。本该四年就念完的课程,黎力念了6年,依旧达不到学校毕业的要求,于是决定让黎力肄业。
这突入起来的打击,让黎力的心理负担更加的严重,患上了强迫症和抑郁症。加之这些年的不顺利,让他有了轻生的想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黎力觉得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家中还有受苦受累的父母,他不想父母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也不想看到父母辛苦的劳作,但他什么都给不了父母。
万般无奈之下,黎力选择了铤而走险。
2009年7月的一天,已经接到学校肄业处理的黎力心灰意冷。回忆过往重重,他曾经是父母、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全村人的希望,是高考状元。
回到眼前,他是个只能拿到肄业证的大学生。口吃、乙肝病毒携带者,抑郁、强迫症,这些都压在了他刚刚22岁的肩膀上,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未来。
所以,黎力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临死之前,他还想给父母留下些什么。当他来到校园中国银行的营业厅时,他心中升起了一阵邪念,黎力挟持了一对正在办理业务的情侣,并要挟银行的员工拿出十万块钱来。
当拿到这笔钱后,黎力迅速地跑进了再熟悉不过的那片小树林,找了一个地方把钱埋了起来,而他也在5个小时之后,就被警察逮了起来。
同学和老师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诧异不已。这是个老实的同学,是个老实的学生。怎么能做出如此冲动的事呢。
当法院审判的时候,这一切都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抢下这十万块钱,只是想改善一下父母的生活,而自己也已经写下了遗书,交代自己的去处。那就是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夜里,悄悄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律师和法官的再三研判之下,黎力的这次行为危害性比较小,而且他已经有了行为障碍,判处了他10年的有期徒刑,并安排进了江西的豫章监狱进行服刑。
在服刑的日子里,审判他的法官和律师一直关心着他的生活状态,并且一直和他保持着交流,希望能够解开黎力心中的结,让他可以直面对待自己的过往。
黎力也在监狱里回忆了自己的过往,虽然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但至少还可以重新来过。
在监狱人员和来自各界的关怀和开导之下,黎力打开了心结,并且再一次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新参加高考。
13年的时候,曾经负责审理黎力一案的尚秀云法官来到了黎力服刑的监狱。
在监狱里她了解到当地关押少年犯的启明学校的相关情况之后,觉得在这里可以发挥黎力的特长,于是他建议监狱方面,把黎力调到这里,给这里的少年犯上课,补习文化知识。
三年之后,黎力由于在监狱里表现优秀,减刑两年多,被提前释放了出来。重获自由之后,黎力已经一改之前的状态,变得积极开朗了起来,释放了心中曾经的压抑。他再一次回到了上栗高中,重新回到了教室。
不得不说,黎力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刚刚回到教室的黎力,在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成绩还只是中等水平,然而在经过半年时光的努力之后,黎力再次以全校第五的名次,598分的高考成绩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重新回到了他熟悉的大学。
拿到入取通知书的黎力,在与家人分享了自己的喜悦之后,也再次回到了北京,向那些曾经帮助过的法官和老师们表示了感谢。
而且口吃的毛病也比之前差多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让那些关心着她的人,感到十分的欣慰。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黎力的错误本就是一次无心之举,只不过是想尽一点孝心而已。
而他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压力,也是来自于过重的心理负担。当这一切都看开的时候,或许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着他翱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