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为什么美英关系那么铁 如何理解英美特殊关系

来源:作者:时间:2019-03-08 09:09:07点击:

  美军十分反感打仗不勇敢的英国人。当然,他们也是有原因的,英国的兵源几近枯竭,担负不了重大损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英军的谨慎过于现实主义了。但恰恰是这一点,在美国人看来,减少伤亡的有效办法就是进攻,而不是躲起来等死。

  更为重要是,他们的摩擦还来自于谁来主导盟军。常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在英国人看来,美国人远道而来,在他们的国家,就应该唯命是从,听从他们的摆布。

  而美国人认为,对方的武器装备都是靠美方支援的,现在到伦敦是为了帮助他们打仗。随着更多的美军为了登陆欧洲大陆来到伦敦,这种优越感越来越强。更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美军的待遇比他们好许多。

  为此,常听到英军常取笑美军是“津贴过高,性欲过强,来人过多”,而美国大兵回敬说他们报酬过低(这是事实),性欲冷淡。这个传闻或许是真的,因为他们有钱挥霍,伦敦女孩子自然地转向美国大兵身边。

  其实,美英双方心里都明白,在盟军中,英国部队只有美方的1/4。起主要作用的是美军,英国想要美国听他们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当然,他们的“摩擦”相对而言,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协作,一致对外是他们的基本共识。

  “英美特殊关系”是一个国际新闻里的高频词,几乎成为了国际关系领域里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但是,英美特殊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这两个曾经刀兵相见的国家又是如何握手言和的?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事实上,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并经由一系列重大事件锤炼而成。

  第一个节点是1812年的英美战争。这一时期的核心问题是欧洲大陆上打的不可开交的拿破仑战争,而英美战争相当于这一大战的“副产品”。北美大陆上的路易斯安那对于拿破仑来说即是负担也是资产:一方面,面对大英帝国强大的制海权,法国无法保卫这片远在大洋彼岸的领土;另一方面,将它卖给美国又可以给英国增添一个对手。当时美国和英国在海运和渔业等方面的矛盾正在激化,加上美国对加拿大的觊觎,1812年战争就在样的背景下爆发了。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英美双方都发现谁都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美国北部的人们由于贸易原因十分反对战争,英国的主要关切依然在欧洲,也不希望在北美的战争久拖不决。最终,英美双方1814年12月24日签署《根特条约》结束了战争,并于1817年签署《拉什-巴戈特条约》双方解除在五大湖区的武装。

  1814年《根特条约》(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个节点是1823年的门罗宣言。当时,欧洲协调的主要参与者普奥俄等国多次试图通过武装干涉镇压他国境内的起义,在西班牙起义中法国确实这样做了。这引起了英国的极度不安,英国十分担心欧洲强国借机干涉拉丁美洲事务从而在西半球站稳脚跟。因此,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发出照会,建议英美两国共同反对第三方在拉美采取行动。这虽然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是美国十分担心自己成为英国的小跟班,用时任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的话说“作为一只跟随在英国大战舰后边出现的小舢板”。因此,美国总统门罗绕过英国于1823年12月2日正式提出“门罗宣言”,称美国zf拒绝容忍任何欧洲列强在西半球的进一步殖民化。宣言发表后,坎宁虽然对美国的做法很生气,但也表示愿意接受,毕竟这和自己的主张十分接近。事实上,门罗宣言是开启特殊关系的重要一步,虽然当时英美两国关系很一般,但是这种心照不宣却符合各自的利益。

  第三个节点是南北战争。在19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英美两国的关系甚至连一般都算不上,南北战争时期就是例子,按照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思维和美国对加拿大的现实威胁,英国完全有理由站在南部一边干涉美国内战。但是,由于克里米亚战争刚结束不久,英国国内对军事冒险十分反感。而且,英国帕默斯顿zf认为英国的主要威胁依旧在欧洲大陆,也不太情愿将精力分散到大西洋彼岸。因此,虽然也有比如帮南部造军舰等摩擦,但总体上英国比较克制。1871年两国签署《华盛顿条约》并在次年解决了“亚拉巴马号”赔偿问题。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