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度种姓制度现状 印度不同种姓女人外貌

来源:作者:时间:2018-06-25 10:54:24点击:

   公元1608年,英国的一艘货船到达了印度,自此在印度大陆开始了扩张的步伐,将偌大的印度变成了“英属印度”。

  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为什么们能统治印度长达几百年之久呢?

  答案是:

  因为印度根本就没有“印度人”......

  只有相互隔绝的各个种姓群体。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冷笑话而已。但也的确反映出了“种姓”这一畸形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以及对印度人民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那“种姓制度”到底是怎么在印度发展起来的?今日的印度到底还有没有“种姓制度”呢?

  一、种姓制度的由来

  最早的时候,印度大陆上生活着一群黑皮肤的土著,叫做“达罗毗(pi)荼(tu)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注1)左右,一群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翻过了印度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口,来到了印度。

  雅利安人(注2)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一个游牧民族,军事实力强大,非常生猛。所以他们进入印度之后,就通过战争,征服了达罗毗荼人,把它们变成了奴隶。

  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在外表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肤色。因此,雅利安人觉得自己皮肤白皙,是高等种姓,达罗毗荼人皮肤黑,是卑贱种姓。

  印度最早的种姓区别,就是这么来的。这套分类法被称为“瓦尔纳”(Varna),原意就是“色”,意指皮肤的颜色。

  所以,“美图秀秀”在印度市场很受欢迎,因为通过强大的磨皮和修图功能,低种姓的人就可以通过自拍伪装成高种姓的人。

  上面这段是开玩笑的.....

  之后,雅利安人内部因为职业不同,也出现了分化:搞宗教的被称为“婆罗门”,搞军事和行政的被称为“刹帝利”,普通人被称为“吠舍”。

  而之前被征服的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就成了瓦尔纳体系中最底层的“首陀罗”。

  瓦尔纳体系的这套分类方式也并不是随便来的,它的理论来源其实是印度教。

  二、种姓制度的理论

  印度有一部上古经典,叫《梨俱吠陀》,是印度最早的一部诗歌集,收录了许多宗教、神话、自然和社会现象方面的作品,地位就跟中国的《诗经》差不多。

  《梨俱吠陀》里有一首“原人歌”,上面记载到:

  婆罗门是他的嘴,

  (两臂)成为罗尼耶(刹帝利)

  他那两腿即是吠舍,

  从两足生出首陀罗。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之后,为了稳固社会秩序,又出现了一系列规范种姓制度的法典。其中最出名的是《摩奴法论》,里面规定了各个种姓的工作,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些。

  这三个高种姓,拿到的工作都还不错。那么最底层的首陀罗,要承担什么工作呢?

  “那位主给首陀罗只派一种业:心甘情愿地侍候上述诸种姓。”

  但首陀罗还不是最惨的。在它们脚下,还有更惨的“贱民”。到底有多惨呢?

  贱民还有一个名字,叫“不可接触者”:其他四个种姓,都不能触碰贱民,连影子都不能跟贱民交叉。

  贱民走过的地方都要清理。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