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尼克松水门事件简单介绍

来源:作者:时间:2018-07-10 11:27:49点击:

  其实后来,他的政治生涯也不是很顺利,在艾森豪威尔的zf里,他是一个备受冷落的人。

  在长达八年的副总统生涯中,他的角色相当于一个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平时就干一些迎来送往的工作,一直在全世界搞外交关系。他在职期间前后出访过53个国家,是一个特别勤奋但是不讨好的人。

  (自负的背后是自卑)

  他真正当选是从1968年到1972年,说实话,这个期间的总统也是挺不好当的,尼克松的任务就是一点一点地把美国小心翼翼地从越战这个泥潭当中给拖出来。

  在移交工作的时候,约翰逊总统就忧心忡忡的说:

  “当前国内外面对的问题,也许比林肯总统以来的问题都要严峻。”

  当时在美国讲究的是分权制衡体制,表面看着公平、避免集权,但是这就导致了zf的决策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都会相互扯皮、泄密甚至攻击。

  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个大法官就说:“这不是为了提高效率,是为了杜绝专权。”

  你看,zf效率低下在其他领域也就忍了,但是唯独两个领域不能忍,那就是:外交和军事。

  在外交领域,总统有权代表国家跟外部签订各种条约吗,这本来需要参议院批准的,但在实际运作中,那这么外交事务具有高度的保密性,而且时机非常重要,做出的反应必须及时,那这么一来就不可能每一件事情上都走程序。要走程序,按美国zf的工作效率,一个文件半年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外交上总统是有支配地位的。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外交战略的看法基本一致,就是迷信秘密外交,忽视民主程序。

  基辛格像个超级间谍一样进行全球秘密外交活动,接连走出怪招险棋。

  比如缓和中美关系、结束越南战争、中东和平谈判等重大外交活动竟然都以秘密外交的手段完成。

  而尼克松则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用电视讲话向全世界宣布秘密外交的惊人突破。经常把毫无心理准备的新闻界、内阁行政部门和国会震惊得目瞪口呆。

  简单说来,在外交领域,不可能真弄分权制那一套。

  但是这两人搞得秘密外交也的确有点过了,那就必然会引起国会的极度不满。

  而军事呢,也是一样的,兵贵神速。当国家安全处于危急状况时,大家默认总统有权做出紧急军事决策。

  实际上,在美国立宪建国后短短200多年中,美国总统调遣军队出国作战高达150多次,但只有5次是走正常程序的,像美英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其他的都是总统直接下令。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入侵柬埔寨等等。

  这些事前都没有经过国会批准或授权。

  其中以尼克松秘密下令轰炸柬埔寨最为恶劣。

  1969年2月,尼克松连招呼都不像过会打一声,下令秘密轰炸北约在柬埔寨的秘密基地。这么一来,就直接把越战的范围扩大到了柬埔寨。

  轰炸事件曝光后,参政两院议员们差点被气死,尼克松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派遣数万美军大举入侵柬埔寨,彻底扫荡北越的后勤基地。

  前任总统十几年都不敢做的事情,尼克松一夜之间几乎全干完了。

  这一系列战争升级行动激起了全美各地空前绝后的反战高*潮。大学校园里瓦斯弥漫、警棍横飞;国会两院争执不休,吵得不可开交。一些议员甚至说,尼克松就是战犯,强力要求弹劾他。

  总的说来,当时总统在外交和军事上有很大的掌控权,但是当时的尼克松zf已经有了把这种掌控权扩张到国内的趋势,这引起了国会和媒体的极大不安和警觉。

  恰恰在这么个时候,出现了“水门事件”。

  这就是当时“水门事件”的背景。

  (怪我咯?)

  我之所以花一整篇文章来介绍背景,是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大家才能理解为啥一群傻帽弄出来的屁大的事最后害尼克松下了台。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