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水门事件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在水门事件事发后,尼克松一度利用自己总统的权力干扰法院设置成立的司法委员会进行调查取证,并且只要不帮他作伪证、不帮他说话的都被他撤职或者自己辞职了。在调查过程中已经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的宪政体制已经很难驾驭总统的权力了。而不被限制的权力就像放出铁笼的猛虎野兽,会对先辈们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美利坚共和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同时也显示出当时美国的政檔系统是多么的无力,两个檔派之间明争暗斗不断,哪还有建国初期决心建立的“两檔一致”檔派之间和谐共存的局面?
对美国人民而言,水门丑闻让人们对zf的信任降低到了极点,一直觉得换掉总统是个明智的决定。但是一旦让舆论来决定总统的去与留,这和原始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而对于美国的新闻界人士而言则是一个好消息:销量来了!这次事件也让新闻界人士看到人们十分热衷于这些政治丑闻的真相,在揭露真相鞭笞腐败的同时还能增加报纸的销量及人们对报界人士的尊重,何乐而不为?
水门事件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国内,甚至对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当时和中国建交、访问中国的总统正是这位美国历史唯一辞职的尼克松!于是在新总统上台后,中美已经制定的外交政策也产生了变化,这对中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水门事件”带来的影响那可真算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的大事,它引发了一场对总统的弹劾运动。最终让尼克松下了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宪政体制的发展方向。
从根本上杜绝了出现帝王总统的可能性。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美国的发展进程。
这一事件也彻底改变了美国媒体与民众对政治人物的看法,带“门”字的英文词尾就成为了丑闻的代名词。
比如“伊朗门”、“莫妮卡门”......还有中国的那个啥......
别笑,我知道你们想到了啥。
那“水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常我们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的总统尼克松为了连任,不择手段地派间谍去窃听政敌的大楼,要搞信息战,结果间谍被活捉。最后尼克松实在是顶不住压力,鞠躬下了台。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根本不是,事情原本这个要复杂得多、也荒诞得多。
尼克松根本不是这起案件的策划人,他事先根本不知道这个事,他也是事后通过报纸才知道的。
所以说“水门事件”的起因跟尼克松没半毛钱关系。
那倒是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就听我慢慢说来。
尼克松
今天我先说说这个事件的背景。
尼克松出生在加州,从小家里就很穷,但是他学习很好,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时被哈佛与耶鲁录取。
你看看,不读书不行吧?
可是呢,家里穷啊,没钱供他,他就只好读了家附近一个三流的大学。不过他在大学里,依旧是个超级学霸,在学校里拿的是全额奖学金。
尼克松毕业以后就在家乡当了律师。
这是一个典型的“凤凰男”的故事,他后来经常拿自己这段经历当励志故事讲给别人听。
不过从小家境不好的人,通常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太自信。
你别看尼克松是个铁腕总统,其实他骨子里一直都特别焦虑和自卑。
他有一个过分自尊、自负、又自卑的性格。
他身边的人也发现,尼克松虽然智商超高,但是言谈举止却不够自信,这样的性格特点,也就导致了他总是没有安全感。
从他后来做出的一系列决定都能看出他的这一性格特征。
咱先按下不表。
1952年,尼克松成功成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副总统竞选伙伴。
他一没有背景,二没有钱,凭什么就选他当副总统呢?
他有两个优势。
第一是因为他是加利福利亚州人,出生的地方好。当时加利福利亚州人口非常多,所以选票多。
第二就是,尼克松这个人非常极端,观点和立场坚定的人比较容易赢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