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被称为“中国最帅大爷”的王德顺出席《轩辕大帝》试映式,79岁的他现场劈叉秀模特步,惊艳全场,获众人鼓掌叫好。

在他做话剧表演时,王德顺在偶然的一次发现,有时即便不说话,观众也能看得懂,甚至还饶有兴味,由此他开始研究“活雕塑”,并且亲自尝试,演绎作品。

他用自己的身体表达《圣经》中苦难的爱情故事,让艺术定格的瞬间同时富有生命力。

对此他说,自己也不是有意识地保持身材,其实就是因为工作需要,“我演了30年话剧,大概50岁时又演哑剧,哑剧是只能靠身体讲故事的,想讲的精彩你就得动,练身体的灵活程度,慢慢身上练得没有肥肉了。”王老透露,自己特别喜欢运动,“我整天游泳、滑冰、早睡早起。”

他还通过经纪人向本报记者发来一条自己今年滑冰的视频,王老动作十分舒展,一看就是“老冰油子”。

王德顺,1936年出生于沈阳。24岁做话剧演员。49岁开始研究形体哑剧。2年后,将中国的哑剧第一次带上世界哑剧舞台;57岁创造“活雕塑”,在北京的首演引起轰动,而其“L体”的表现形式也为这门新生的艺术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晚年的王德顺每天游泳、健身,还和女儿王遒去滑冰,生活得从容起来。王德顺把自己的书当作一本教材,他理想中的读者是美术专业、表演专业的学生,跟自己的个人经历没什么关系。但是胡晓航觉得,人们对王德顺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的状态和生活故事。

其实王德顺搞活雕塑,一方面是看了罗丹雕塑展的启发,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开始觉得自己体力上演哑剧有点困难了。演《死神》的时候,他正面演人,背面演鬼,死神作揖时他要把双手背到身后去合十,常常扯得两臂酸疼。有的动作他更是难以完成。“比如《杀鸡取卵》中要表现鸡的垂死挣扎,我躺在地上四脚朝天,要用后背的力量把自己弹起来,这非常难,到后来就不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