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文化发展管理和服务体系。要理顺工作机制,建立适应疫后文化产业发展新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整合行政和市场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秩序,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优化相关产业链。在文化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更新和细化相关法律条例,培育原创沃土,在吸引优质优秀的文化企业、创作人和研发者时,给予更多法律、政策层面的支持。
构建公共法律有效运行体系
服务中小微企业
市政协委员、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祥斌
疫情发生以来,因货款拖欠、租赁纠纷、劳动争议等导致企业法律纠纷频发,给复工复产带来了较大阻碍。为帮助受困企业尽快从各类法律纠纷中脱身,轻装急行地复工复产,我市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建议: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有效运行体系。在全市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市级领导小组,由该小组统筹各部门共同做好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含公共法律服务。经信局、司法局、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制定我市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服务标准、考核机制以及发展规划。要对照规划,分重点,分阶段,以扶优和救急为原则,以点带面,让公共法律服务力争覆盖到所有守诚信、求发展、愿规范的中小微企业。
统筹谋划,优化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要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同步开通法律咨询热线、手机APP、微信和电脑端,加大法律服务“网上办”的推广探索,引导需要服务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寻求法律服务,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采取网上立案和提交材料、电子签章、视频对话、远程庭审等方式,准确及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加速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
高标准建立升级示范园区
市互联网产业商会会长、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檔委书.记解砾
促进我市中小微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加大工业技改、商业推广、企业上线等,既是形势逼迫,也是雪中送炭。
建议: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生态链。要搭建zf部门、平台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的对接机制,根据行业发布数字化改造的整体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主动提出和选择应用数字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需求,鼓励平台企业开发更适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数字化转型工具、产品和服务,提高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能动性。要鼓励中小微企业发挥市场敏感、适应力强、灵活机动的特点,主动融入数字化改造的生态圈,推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互动、合作,实现固网、补链、强基。要鼓励在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技术人员、产业商会组织联系服务中小微企业,参与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工作,灵活运用人才政策,建立智力合作机制,弥补中小微企业的人才短板。
高标准建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示范园区。要推进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积极开展数字化升级,加强以运营平台为基础、产业服务平台为核心、大数据运营平台为支撑的智慧园区建设。要注重提升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用好互联网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将“智慧”渗透到园区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