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黄酒的喝法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1、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与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2、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与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3、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4、美容抗衰老: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5、促进食欲: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6、保护心脏: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绍兴元红黄酒及加饭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适量饮用黄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7、理想的药引子:相比于白酒、啤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而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啤酒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黄酒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黄酒的保健作用
首先是绍兴花雕黄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富含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每升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为16g,是啤酒的4倍。而且,黄酒中的蛋白质经过微生物酶降解,极易被人与体吸收利用。而人与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也都能在黄酒中找到。据统计,每升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400mg,半必需氨基酸达296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甚至更少。
其次,黄酒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人与体内的无机盐是拦成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黄酒中已经检测出的无机盐就有1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多种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成年人每日约需12.5mg的锌,喝黄酒恰能补充人与体锌的需要量。
此外,我国居民每日硒的摄入量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摄入量相差甚远,黄酒中含有的硒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且安全有效,能有效帮助人与体补充缺乏的硒元素。另外,黄酒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酒中的维生素来自原料和酵母的自溶物。黄酒主要以米和小麦为原料,除了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外,小麦胚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554mg/kg,使得黄酒中具有多种维生素。
黄酒为什么不受欢迎?
黄酒的衰落其实是近百年间的事情。在近代以前,黄酒是全国范围最普及的酒种,清末民初的时候发展到顶峰。当时中国人喝酒以酿造酒(黄酒、米酒等)为主,蒸馏酒(白酒)还比较少。
衰落的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战乱导致的运输问题,清朝黄酒的主产地也是浙江绍兴,出产的黄酒根据运输条件可以分为本地、京庄和广庄三类,京庄是北向交通线运输的酒,广庄指的是南向运输线,由于运输的时间、道路的颠簸差异,为保证品质,三个酒种的配方也不同,所以当时绍兴黄酒的全国普及已经形成了非常精细的产业环节。我看民国人物的很多回忆录和掌故书里,提到北京街头有很多酒铺,叫“大酒缸”,缸上铺一块板当桌子,有站着喝的也有坐着喝的,是平民阶层和街头苦力歇脚的地方,大酒缸卖的酒主要是汾酒,也有捎带卖黄酒的。还有一些小酒馆子,都提供黄酒,还能温酒,应该说黄酒在当时是很主流的酒。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战乱,运输线就被中断了,而黄酒生产涉及到气候等因素,没能普及到现在啤酒厂到处都是。导致很长时间内人们一提黄酒就觉得只是料酒,而不是正式的饮用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