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 正文

基层干部不能一味添“薪” 更应加“柴”

来源:作者:时间:2017-08-11 22:59:04点击:

   现实中,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差、发展空间受限,往往阻碍着人才向基层流动,提高基层工作物质待遇,让付出与回报相匹配。(2017年8月9日《人民日报》)

  近年,就业政策不断向基层倾斜,在乡(镇)除常规包括“高寒津贴”“边远津贴”等一系列补贴外,同步实行了基层就业大学生学费代偿等一次性补贴措施、优先选拔等政策保障。甚至,在新疆、西藏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更是可以免试入职,还配套一系列补贴。在这样“优惠”的现实条件下,仍然出现部分基层岗位无人问津甚至报考数为零被取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基层岗位的如此不受待见?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苦”。

  基层“薪”苦。虽然基层干部有这样那样的补贴,但多数都是一次性的、短期的,真正的工资水平,远跟不上全体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涨速。这无疑将基层公务员置身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上要养老,下要养儿育女、供子女上学,中间还得为家人谋安身之所。基层就业鼓励回乡就业,矛盾在于越是落后的地方,走出去的大学生越少,回来的更少,因此不可避免要引进很多“他乡人”,他们与亲人天各一方,来回两地奔波,其“薪”苦更甚。

  基层辛苦。基层干部直接承接zf面对群众,说工作千头万绪一点都不夸张,一面是“嗷嗷待哺”的来访人群,一面是“咄咄逼人”的上级领导,基层工作者既要认真了解群众、解决群众难题,还要认真面向上级汇报、接待检查;既要实实在在落实工作,还要形形色色搞出“花样”。在繁杂的工作面前,首当其冲的是正常的节假休息时间,且不论“白+黑”,“5+2”义务加班很多时候成为基层的工作常态。基层工作成为一场不见硝烟、不增补给的消耗战,可以说,基层工作者处于夹缝当中艰难的生存着。

  基层“心”苦。最苦莫过于不得志,现行的管理、选拔体制,并不能满足当前基层工作者的需求。基层处于公务员晋升“金子塔”的最底层,基数庞大、地位相对低下,大量的基层工作者在辛辛苦苦工作若干年后,上不去更高一层,也得不到充分尊重;有的浑浑噩噩“逍遥”若干年年,待遇却也不比别人少。

  基层这样“苦”,岂不令人望而生畏?《人民日报》刊文呼吁“提高基层工作物质待遇,让付出与回报相匹配”。实质是在呼吁改革规范基层工作体制,不仅要考虑如何添“薪”,更应着重保障基层工作应有福利、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选拔管理体制,为基层这团熊熊烈火加好“柴”。(朱兴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