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 正文

“以命换命”代价沉重,需把握分寸

来源:作者:时间:2017-07-17 22:28:05点击:

   看到心爱的小狗被水里的渔网缠住有危险,刚满20岁的学生小杨着急了,他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情急之下跳进水中救小狗,却不慎溺水遇险,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7月14日大河报)

  狗救上岸,人却溺亡。看到这则新闻,我们被人和动物的情谊所打动,也对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惋惜,不难理解心爱宠物对于小杨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换作是谁也不能置之不理,可是抛去这些主观情感因素,为了救宠物,搭上自己的生命,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

  显然,不会游泳的小杨贸然跳进水中是不理智的,这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他也没有考虑到如此冲动的行为引发的后果,再者说,狗天生就是会泅水的,当时也完全有时间请求路人帮助解决,没必要自行冒险。对于爱犬来说,他是个好主人,可对于父母来说,以这种方式撒手人寰,给家人留下无尽的悲痛,这是不能接受的。

  据了解,小杨刚刚参加完高考并考上了大学,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孩子成长、成才、到上大学是多么不易,他的父母和学校要为此付出多少心血,可就在迈过人生的转折点、对未来满怀期许的时候遭遇悲剧,这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极大的损失。

  这不由让我们联想起前不久发生的救人事件,年轻的铁路职工以腿为代价冒死救下横穿铁轨的老人,“一条腿换一条命”的话题更是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议,有观点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值得的,这次是腿,倘若下次是命呢?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位职工保住了生命,不然就是“悲上加悲”了。其实,他人和爱宠的生命都诚然可贵,但我们要理性认清这个问题,他人受困于危险时我们是否有能力挽救又能平安无事,如果非要舍己为人的话,是否能承担得起相应的代价和后果?

  近年来,各方媒体也不乏播报类似的新闻,虽然很感动人,却也发人深思。社会不能仅停留在感动、点赞、甚至是树典型的阶段,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我们的确希望看到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但绝不是“以命换命”的方式付出沉重的代价。(张瀚文)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