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 正文

黄土高原为什么不种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来源:作者:时间:2017-07-03 13:59:02点击: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对策

  (1)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根据黄土高原现状,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建设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打坝淤地可使大量的肥土淤泥,在坝内变成沟底平地,既拦水淤泥又形成平坦肥沃的可耕地,一举两得;引洪灌地就是引用暴雨产生的洪水漫灌川地、台地、坝地等,可有效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2>林草措施

  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分水岭防护林,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3>耕作措施

  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大于30。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30。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黄土高原必须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

  (2)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西北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具体情况,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特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

  利用科技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主要包括:⑴提高适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速度,解决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低下的问题。⑵加快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整套技术。⑶完善科技服务和推广网络,提高科技的转化利用率。

  <2>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黄土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农业人口数量多,人口数量快速的增加,从而看你加剧对黄土高原的土地破坏。

  <3>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贯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民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森林法》以及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使其自觉履行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和责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