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了人们就发现了,锁子哥似乎家懒外勤。人家盖房子或红白喜事什么的他都肯帮忙,他有力气。渐渐的村上和邻村的留守妇女也请他帮忙耕田耙地做农活。后来,村上人在悄悄的说锁子哥和邻村的某某好上了,说锁子哥运交桃花了。虽然锁子哥交上了桃花运,可他的经济状况却是每况愈下,渐渐的开始向人借钱。村里人几乎借遍了,我父亲我弟弟都有借给他的。我这个在外工作的小老弟他自然不会放过我回去的机会找借口向我借钱,我自然不好推脱。小店里的店主也经常向人们诉苦,说锁子哥赊欠了多少多少。逐渐的,人们发现,锁子哥只借不还。如此一来锁子哥在村里借钱就变得困难了。
一天,我回家看望父母,母亲对我说锁子哥死了。锁子哥死了?我十分意外和震惊,上次我回来他可是好好的啊!母亲说他得破伤风死的。怎么得的破伤风了?我迫不及待的问。母亲一声叹息,去相好家被人家男人撞见,拿斧子砍伤了腿,没钱看,他自己也没当回事去打破伤风针。可怜啊,临死前,眼睛都瞎了,身上痛的亲娘晚老子的喊。母亲说着,眼里流下了泪。
我听了母亲的话,心里酸酸的。我打小羡慕的锁子哥就这样不在了。我心有未甘,对母亲说,他罪不至死啊,没有找人家理论?母亲说,这个讨债鬼,虽然到死还欠了很多债,在人家看来不够硬气,但临死还是犟气了一把。他弟弟问他是谁砍的,要去和人家理论,锁子哥只说了一句话:采人家花,不坏人家名。
听了这番话,我真的很动容。锁子哥,你没有让小弟小时候白崇拜白羡慕你一遭。采人家花,不坏人家名——你还是个男子汉,是个爷们!你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出了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
锁子哥,你安息吧!此生你孑然一身,愿你的来世,不要箩里挑花了,娶个好嫂子,生一大帮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幸福生活!
后记:锁子哥拔人家的菜,借钱不还,蹭人家饭,采人家花,他自己内心还是觉得有愧的。拔菜不会在白天,遇到借钱给他的人会面愧,蹭饭会帮人家做事,采花以死去担当,他还是有良知的,不像时下那些厚颜无耻的人。他们不如我的锁子哥,锁子哥知道羞耻与良知,而有些人到了以丑为美,以丑为荣的地步。人到了这种地步真的是没救了。试看有些人以有婚外情和情人为荣耀,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她)有情人,到处招摇过市,或向熟人炫耀。曾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我从此疏远了他),对我和我的朋友说某某(他知道某某是我们熟悉的一个人)是他的情人,两人怎么怎么。我真没有想到天下竟有这般无耻之徒,无畏公序良俗,大言不惭!谁做他的情人真是瞎了眼,活该败坏名声。话恐怕又要说回来了,既然沦落到做这样的人的所谓“情人”,她是不在乎名声好坏的了。
去年夏天,村东头的王大爷在地里干活,10岁的孙子在地头的树荫下写作业。可一转眼却不见了孙子,四下寻找,几个老人相帮,谁知孙子居然偷偷到水渠里洗澡,被淹死了……自责、悔恨、伤心、思念使得老人今春忧郁而逝。
上初中的孩子寄宿在学校,上大学的孩子常年不在家,也有少数孩子跟随父母到异地上学。村头上,几个留守孩子脏着小脸,乖乖地偎依在爷爷身边,他们稚嫩的脸上写满思念亲人的渴望与忧愁……孩童应该是乡村中一道亮丽的色彩,是村庄新的心脏,新的血液。他们的笑脸如同绽开的向日葵,盛满着快乐和欢欣。就像我们小时候,生活虽不富裕,但依然快乐,我们在风中奔跑、嬉戏,如同一粒种子落在土地中生根发芽、拔节、饱满。我们吹口琴、笛子,翻墙爬树、追抢打闹……此刻我试图从一些轻脆的鸟鸣声中寻找那些童真稚语,可是那些逝去的时光,与生活有关的气息和活力不知什么时候随着岁月悄悄溜走。当炊烟再次升起的时候,村庄的上空少了银铃般的笑声,少了这些生动的画面,村庄的色彩正日趋暗淡。
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以乡村贫困、闭塞、落后的信息,启迪他们只有到大城市才能挖到金子,才能观看车水马龙、欣赏灯红酒绿、居住高楼华屋。于是,就连刚刚初中毕业的少年都会结伴而出,刚当父母的年青人便拼命想“跳农门”,入城门。于是,小夫妻背井离乡,弃子离家,打工挣钱,将嗷嗷待哺的孩子往老父老母怀里一送,夫妻或弟兄姐妹结伴出行,东南西北,不分白天黑夜,无论严寒酷暑,忙碌在一个又一个工地,奔波在一间又一间工厂。把孤独和寂寞留给年老体衰的父母,把农活儿留给艰辛耕作的妻子,把思念留给泪眼汪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