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什邡事件在微博火热,大伙儿都在评论,虽观点不同,但因这次新浪放开了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尺度,所以,各种观点在微博上撞击、交汇,倒也无伤大雅。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学副教授吴法天(@吴法天)对此事也作了少量点评,他自认为对化学不是很懂,关于钼铜对人类的威胁究竟如何,不敢妄加评论,他发帖希望获知事件真相。按理说,吴法天的语言并没不妥之处,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评论,是证据学教授必备的素养。这时候,四川电视台记者周燕(@燕小云后改为@此是燕云)主动过去攻击吴法天,认为吴的评论有失偏颇。两个人由此开始争论。言语中,周燕大多是骂人语言,比如说吴法天“阉人”“怂包”等等,吴被骂得火起,回骂了一句“鸡婆”。
因为对事件观点的不同,吵架渐渐升级为约架——就是约定时间和地点,两个人当面论战。此事是周燕挑起,吴法天在若干句“吴法天你个阉人怂包软蛋,有种你选地方,我抽不死你,别做缩头乌龟”等激将法之下,允诺应战,并约定了时间和地点。也就是今天下午一时,地点选在北京朝阳公园南门口。
今天下午一时,吴法天应约而至,也许是出于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的做派,或者,他对微博上许多普世公知动不动就进行人身攻击的做法也产生了一些愤怒,吴法天决定应约前往,以自己的法律知识来一次现场普法,他的口头语“让守法者不再孤单,让违法者心有敬畏”。没料到,周燕女士的到来,让一场普法变成了闹剧和灾难,她那二三十人的“大部队”,不是来听普法讲座的,而是来为美人“出征”的。毫无防备的吴法天被打到在地,周燕女士发帖“转告同事们,鸡蛋两枚上脸,后背三腿,裆下三脚,软的,没检查出结果,场面太大,警察武警已到,我全身而退,毫发无损,没给四川老少爷们儿丢脸”,原来,周燕女士就是奔着打架去的,吴法天想以理服人,在暴力面前,受伤在所难免。
叙述了整个事件过程,下面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们都充满戾气,动不动就想打人骂人、甚至杀人?微博这个虚拟社区,已经发生过多起人身威胁及上门挑衅的事件了,而今天这样,由微博争论起,到现实打人止的事情,应该算是首次,但这样的事情有必要发生吗?骂人肯定不对,无论是周燕女士骂吴法天“阉人”,还是吴法天教授骂周燕“鸡婆”,这种乡野粗人的骂架,都是欠妥的。之所以骂人之风在微博上盛行,一则由于微博具有互不见面的隐蔽性,容易让人作为一个肆无忌惮发泄愤怒的渠道。二则,微博140字的容量,想要说清楚一件事情也确实很难,不如一句粗口来得爽快。所以,我们几乎每天可以在微博上看到各式各样的骂人语言。
周燕女士前天晚上在微博上与吴法天发生争论后,立即去了V认证,换了微博昵称,这一做法让我十分纳闷,不同观点讨论争论,范不着隐名埋姓吧?大概,周女士前天已经决定好了要以武力解决微博争论,所以,去V以便自由一些?满口脏话,毕竟会让单位难堪。其实在微博上,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普世公知或攻击别人,或攻击zf,之后,怕单位受到牵连,而主动去V,更有不少公知被新浪封了微博。
我很想知道,周燕女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性?怎么对一个不同意见者的观点如此敏感?如此愤怒?后来我在吴法天微博看到,好像说四川电视台查无此人!这就奇怪了,一个有名有姓的记者,怎么就查无此人了呢?回过头去,我们看看那些在网上极度活跃的人,从意见领袖到双博士,从多次跳来跳去为“底层百姓募集捐款”的“善人”,到拉帮结派不问黑白只问亲疏的名人,这茫茫人海中,究竟有多少假人?
人若心正,言行势必也正。而一些躲在幕后高唱普世高歌的人,由于邪性较重,语言行为无不透露出一股暴戾与乖张的味道。其实,无论中国外国,民主和自由是全人类的追求,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借民主之名,行暴力之事,这早已违背了民主的初衷。原本,微博上说不清楚的事情,相约在现实生活中见个面、说清楚,也未尝不可。而这样处心积虑纠结众人,对相约的对方拳脚相加,显得毫无教养,民主正义何在?普世价值何在?!说到底,教授和记者,都是社会中比较高层次的文化人,今天,教授被打,不仅让百姓看了笑话,更让打人者丢尽了颜面,虽胜犹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