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也懂时尚,还经常能跟随年轻人的节奏,家里有人过生日时,我们经常会去县城的歌厅唱卡拉ok,很少出入这些场所的父亲,竟然一点都不紧张,只要你给他点了熟悉的歌曲,他总能踩准节拍,投入的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经典的老歌,在他的演绎下,荡气回肠,美好如初,总能把我们带回那个纯真而久远的年代。
在父亲的世界里,音乐是引领他走向老年幸福生活的法宝,也应该可以纪念那些逝去的拖儿带女的青春岁月。
山东口音爸爸女儿拍摄16分钟 国产父女13岁精精精
音乐是老年最好的陪伴,也是可以治愈心灵孤独的,我一直这样认为,昨天,楼下跑步时,耳机里又响起《当你老了》的优美旋律,当叶芝的诗如画片般徐徐打开,那些可以想象的或已经遇见的场景猝不及防的袭来,冬阳下的我,还是再次潸然泪下。
父亲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胡琴笛子萧,样样在行,听说当年,爸爸刚认识妈妈时,在姥姥家那个高高的山岗上,一声声动听的笛声贯彻多少个清寂的夜晚,俘获了妈妈的芳心。
我也记得小时候,过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院子里的小凉桌上摆满了瓜子和水果,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吃着这些平常不太有的美食,爸爸妈妈在一旁聊天,偶尔会聊起过去的这些音乐,爸爸兴起时,会拿出他的那把破二胡,断断续续的拉几首,拉《十五的月亮》时,我们几个连同妈妈还会伴唱呢。这样的小型音乐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无比美妙的。尽管,长大后,我们大多数人没有遗传父母的音乐细胞,(当然,其中也有唱的好的),但至少,我们却放弃了对音乐的执著。我不知道在这点上,父亲会不会有些许的遗憾,不过好在,孙子辈的人中大多热爱音乐,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跟外公一起开一场真正的只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的音乐会。
父亲的音乐陪他走过了很多清苦的时光,磨难的岁月,而如今,父亲的音乐,是他至尊的享受,是他一个人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