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母来我家住宿小说 和叔母的七天七夜不停做
“爸爸,爸爸,陪我放风筝好吗”,小女儿迈着小脚丫跑了过来。
“好咧!放风筝咯!和我的小丽丽放风筝……”叔公晃过了神,抱起了小女儿。
那一年的夏天,也是我出生的那一天,村里面死了一个老人,在农村地区死了人是要大办丧事的,也就是所谓的喜丧,村里人都是要过去帮忙治丧的,大家都还要大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热闹,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有一场白喜事,意味着可以打打牙祭,叔公和叔母,带着小丽打打牙祭去了。
席间,小丽也是吃了不少油水下肚,宴席完毕,一家三口人趁着天上星星的亮光往回家赶路,那户人家离着叔公家有约莫二三里地,在必经的路上有一个水库,也就二百多米长,那条水库我们小时候经常偷跑去游泳,每次都被家长抓回来一顿猛揍,也不说缘由……
两三里路,走路也就十来分钟,况且这条路平时也不少走,那一晚的月亮,星棱特别的亮,照的那条小路一片惨白,根本不需要手电筒来照明。
夏天的农村,要说什么最能够吸引小孩子,那就是萤火虫,小丽在追逐着前面的萤火虫,一边追一边笑,虫子一闪一闪的往前飞,小孩就跟在后面跑;后面的叔公和叔母也离着不远,笑呵呵的看着孩子
叔母叮嘱着小丽跑慢点,不一会就到了家
在叔母的陪伴下,小丽很快就睡着了,一直到后半夜的一声惊叫声划破了赵家已经平静了七年的生活
在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后,我起床坐在餐桌旁怔怔地发了好一会儿呆。
早上还在乡村老家和妈妈、弟弟一同吃早餐,下午已经来到深圳了。
在老家的几天暂时远离了都市喧嚣,暂时把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放在了一边,刻意地不去想平日的烦恼和不安。但在这个时候,一觉醒来,呆坐在深圳的家里,想到明天周一又要面对的工作,想到要面对的人和事,心里开始生出一丝丝烦恼。
在没回家之前,总是向往着乡下的优闲的生活,经常念叨着要回去住几天,呼吸一下乡下的新鲜空气,尝一下妈妈种的农家蔬菜,并坚信只要到了老家,心头所有的事、所有烦恼都会抛掉,但真的回去了,却又身在农村、心在深圳,手机不离手,时不时刷一下手机,关注朋友和同事的状况,还不忘跟朋友们搭上几句,仿佛这几天不与他们联系,就会被他们遗忘似的。
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强迫自己把手机放在一边,陪家人说说话,帮妈妈洗洗菜刷刷碗。到了晚上,吃完晚饭,把手机留在屋里,搬了藤椅到门坪上,松松松垮垮地坐着,与家人一边闲聊一边看月亮看星星。
乡村的夏夜比较凉爽,与白天的炎热形成极大的反差,屋外气温比屋里还要低几度,时不时还有一阵微风吹过来,感觉异常舒爽。半圆的月亮挂在半空,天上的星星闪闪烁烁,时常有飞机飞过天空,就像一颗快速移动的星星,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为了更清晰地观赏星星和月亮,我有意地把门灯熄灭了,因为有月亮和屋里漏出的灯光,倒也不至于太过黑暗。周围的树丛、草丛、菜园里传来各种各样的虫鸣声,池塘的蛙声却不怎么热闹,也许,它们只会在春天里叫得比较厉害。美中不足的是总有蚊子“袭击”,不过,只要手里拿上一把扇子,时不时扑上几下,就可以驱赶它们了。有好几个晚上,妈妈先睡下了,只剩我和先生,两人边摇扇子边说话,不知不觉就夜深了。
想起几十年前夏天的夜晚,我也曾常常在家门口乘凉,不同的是,那个时候,没有这么明亮的灯火,屋旁的菜园里有很多萤火虫飞来飞去。我喜欢仰躺在长榻凳上看星星,奶奶在一旁和邻居一边说话,一边为我摇着大蒲扇。天上的星星还是那么多,月亮还是那么亮,但奶奶早已不在了。
这次回到家乡,听得最多的是镭于“死亡”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