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喜欢跑步锻炼?错。西方的跑步热潮转移到中国了,中国各城市疯狂举办马拉松。目测早上泰晤士河,塞纳河边跑步的不及珠江,海河的三分之一,且多是黑人。
老外保护古建筑,不喜欢不轻易建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太对!!巴黎和伦敦都是如此,动辄几百上千年的建筑随处可见,高楼大厦难觅踪影。据说法国大革.命期间在协和广场光是皇室成员就有1100多名被著名的法式断头台处决,可是巴黎的古建筑几乎毫发无损,传统延续至今,为其博得万城之城的美称。
老外的自来水能喝?对。街头很多喷水的地方都有游人拿着瓶子排队接水。下次你的塑料瓶别扔,可以帮你省几欧元。
国外旅行,不太敢进正式餐馆,怕太贵或者被宰,只能每餐面包什么的对付?错。他们在饮食上不太宰客,不知道为什么,对食物有敬畏之心,而且90%的餐厅都把菜单在门口公示出来,看不懂外文,价格总看得懂,完全可以量力而行,尝试多元食物。
老外男俊女丑?对。年轻人尤其如此。也许俄罗斯是例外。
老外街道干净?错。比上海埋汰多了。
老外天蓝云白?对。
国外中国菜难吃?对。目测就不好吃。
老外关注中国?错。他们更关注非洲难民的涌入。
在城市晨跑,跑过没有游客时候的一座座名胜古迹是最潮的旅行方式?对。
老外公交车买票靠自觉?错。英国上车必须有票。法国宽松点,但是有抽查的,逃票后果除了巨额罚款还要记录信用档案。没人敢冒险。
老外地铁设施陈旧但文化丰富?对,伦敦地铁建于1863年,是世界最早的,巴黎稍晚一些。很多车厢狭窄且没有空调,有些站需要乘坐古老的升降机进出,出口也不多。但是仍然是最便捷,利用率最高的出行方式。我坐的不多,可也见识了几件有趣的事:一个很优雅的干瘦小老头,在地铁里拉手风琴,好几个女生给硬币。一个高大健壮黑人男子,卷发,相貌不俗,在地铁车厢接头处卖力演讲,也许是在述说水深火热的国家,也许是怀念留守家乡的妻儿,也许在颂扬西方民主的优越,我一句也不懂。也有人给硬币,还是女生居多。巴黎地铁出来不用票,可有天晚上还真让我碰到拿着手持验票机查票的,估计查到逃票后果严重。很多地铁站设计很有艺术感,天庭和墙壁有图绘或者广告招贴,很有趣也上档次。进站很多轨道是弧形进来的,不像国内地铁都是笔直的。不知道是为了增加美感,适应地形还是其他原因。
我叫孙凡,我在北京古玩城继承了我爷爷唯一留给我的一家古玩店,面积不大,收入平平淡淡,只是我不卖赝品所以有点小名气,在这里足以生存下去。
就在我有天路过一个叫张驼子的摊位旁后,我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当时张驼子手里正拿着一个像是瓷器碗,正给一个满头黄头发的一个老外,讲的唾沫星子直飞,老外也是听的热血沸腾的,被忽悠的晕头转向。
我当时感觉有趣,我就走近了看一会,不得不承认张驼子的特别口才好,听了一会我都想刷卡把他这个是不是赝品的碗给买下来。
我认真看了看那个碗,感觉怎么有点熟悉,想了一会,突然想到这不是我上个月刚从一个土夫子收来的,好像叫《碧月瓷》。
心想我收的才1万多块钱,市场也就在3万左右,你卖给老外12万,你他喵的太黑了吧。当时我就多了一句嘴说,张驼子你这在哪里弄得,我也有一个一摸一样的。张驼子和那个老外瞬间都变脸了。
张驼子说道:你胡说什么?你的是假的吧!在多嘴我废了你。我当时也火了,我说:张驼子你侮辱我可以你别侮辱我的名誉,我在这辈几代的名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卖过假的?
不等张驼子说话,老外先开口用带着外国音腔的中国话对着张驼子说:老家伙,你告诉我这件瓷器是独一无二的,你不是告诉我全世界只有一件吗?
你们这些中国人太不可安慰了,说完这句话扭头就走。我瞬间被老外的话逗乐了,心想就你这点中国文化还来中国混,这什么跟什么,什么不可安慰?应该想表达的是不可理喻吧?
不等我回过神,张驼子恶狠狠的看着我说:这事没完,你给我等着。我瞬间明白这怎么回事,这不是拆了张驼子的台吗?
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赶紧灰溜溜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