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周六,我和丈夫又将回到老家,不知道公公又是个什么样子了。在感叹人生无常的时候,我们只能顺着他,陪他走完这人生最后的日子。
公公个子矮,有些驼背,眼睛不大,还吊眼角,看起来又老又丑。
第一次见到公公,我心里立马打起了退堂鼓,坚决要和爱人分手。
妈妈重视人品,之前曾去村里打听过公婆的为人。她听了我的想法后劝道:“你和他儿子谈对象,又不是和他谈的。”我只好拿遗传来说事。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人不能光看长相,最重要的是人品。况且,结亲结人事儿,他家人事儿也不错。我听说,他爸和他叔两家的关系非常和睦,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
我最终勉强答应母亲,继续和爱人处对象。
在娘家,村里人很少在大街上吃饭。结婚后到了婆家,吃饭的时候,街坊邻居都心照不宣地把饭端出来,聚到我家门口,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大伙儿三人一簇,五人一堆,边吃边聊。
我很好奇:他们为什么不去别人家门口吃饭呢?后来我发现,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比如,院子里的葡萄熟了,自家菜地的玉米可以煮吃了,亲戚送苹果了……他都会让家人送一部分给左邻右舍。
公公心灵手巧,办事麻利,走起路来经常是一路小跑。年轻时,他酿过醋,垒过墙,当过木工,会做檩条、大梁,还会做大锅饭,干农活更是行家里手。邻居们经常来找公公帮忙,有拿着粗棍让公公做锄把的,有让公公帮忙垒墙的,有让公公帮忙扬麦子的……甚至村里有人去世了,也是第一时间找公公去当大厨或者总理。而这些事情,统统都是无偿服务的。我想:他们之所以喜欢聚到我家门前,大抵就是因为公公有一副热心肠,人缘好吧。
老公满足不了我就跟公公做 婆婆睡着了公公跟我在客厅做
公公对小叔的好,那就更不用提了。我常听婆婆讲,公公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小叔是遗腹子。长子若父。小叔的庄稼一直都是阔婆帮忙收种的;刚分家时,猪也是阔婆帮忙喂养的;房子是阔公领人盖的……小叔一成年就去上班了,家里杂事,公公没有让小叔操过什么心。小叔娶媳妇前一天还在厂里上班呢。当时人穷,家里没有冰箱,公公凌晨三点就起床,排队给小叔买婚宴用肉。别人奚落小叔说:“你有个哥真幸福,真是清当新郎官呢!”木讷的小叔不好意思地笑了。
婚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融洽的兄弟关系给家人带来的快乐。两家人经常互送东西,比如说,我家炸油角儿了,就给他家送几个,他家蒸红薯了给我们送几个……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爱人呢,一有空就跑到小叔家聊天。平时,只要家里有事相求,小叔二话不说,就带着堂弟赶过来帮忙。2000年我们盖房的时候,不等我们开口,小叔就把一张七千元的存折送了过来.....
曾有人向公公请教兄弟相处之道。公公说:“没有啥好方儿,装点儿憨就行了!”
婆婆个性强,凡事好争个输赢。公公在家里从来不和她争论。而婆婆呢,在外人面前也不和公公争吵,给足了公公面子。
上一届选队长的时候,别的生产队想当队长的人忐忑不安。而我们队里,却是别人找上门请公公出来当队长。他们信誓旦旦地对公公说:“只要你愿意干,我们坚决不选别人!”队里选举时,公公全票通过。有人问我:“你公公给他们拿钱了吗?请客了没有?”我哈哈一笑,说:“啥也没有!群众拥护的!”从公公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大道至简”,什么叫“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