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普通中学的老师也多是欧美留过学的博士硕士,英文老师几乎全由留学生或母语是英语的外籍教师担任。
在陪都重庆,仅凭个人学历和能力,并不意味着可以找到合适工作,陪都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在求职时起关键作用。
家宴次日,破晓之前,浩恩起身,洗漱完毕,跪在床头祷告。
昨夜,他几乎失眠,半睡半醒,担心父母看不上颜宝惠,想象着将在教堂见到她的情形,不知她如今是什么模样,能否一眼认出彼此。
林至信夫妇也彻夜难眠,夫妻俩思来想去,决定和林浩恩同去广益中学校礼拜堂见颜宝惠。
他们权衡再三,觉得儿子想娶颜宝惠,总比独身强一百倍。
林至信知道,儿子和自己一样,说得到,做到的。儿子也不轻易对女人动心,一旦看准,便一根筋。
夫妻俩早就知道,颜宝惠家教很好,虽然出身于并不富有的牧师家庭,但她在上海教会学校得到并不亚于林家女儿林沐恩的中西教育,还拿了美国硕士学位,除了年过三十,年龄偏大,其他条件都极佳。
二人最终觉得,颜宝惠和林浩恩还算般配。
林浩恩以前请父母去教会礼拜,均遭拒绝。这次父母主动跟他去一家三口,到广益中学校礼拜堂门前,黎睿已在那里等候。
他们走进礼拜堂,坐在前面第三排。
晚上故意到儿子房间睡小说 儿子早上起来硬的吓人
主日崇拜十点整开始。
九点半时,一位弟兄到台上,带会众唱圣诗《赎罪之泉》,颜宝惠担任钢琴伴奏。
这次本该她姐姐颜宝怜伴奏,宝怜家中临时有急事,晚点儿来,怕耽误礼拜,就让妹妹代替。
黎睿没想到,颜宝惠礼拜结束后,到台上做见证,讲述主如何保守她逃离香港,平安到陪都。
眼下中日仍在交战,重庆鱼龙混杂,谍海暗礁,人员复杂程度比上海滩有过之而无不及,颜宝惠做见证时,略过人名细节,没提及在九龙半岛酒店,巧遇身着便装的军官陈本夫,也没提在广东被日军宪兵队扣押又释放。
颜宝惠讲完最后一句,鞠躬说:“谢谢。”时,林浩恩情不自禁站起来鼓掌,他邻座的军官,也随即站起来鼓掌。
这位突然站起来鼓掌的军官,引起颜宝惠的注意,她觉得他很像戎装一身的未婚夫徐永道。
她与军官四目相对,认出他是在香港救过她的陈本夫,她也在上海和日本军医小野洋子一起救过他。
她第一次在上海法租界重生堂教会见陈本夫时,他化装成日本中年学者;第二次在九龙半岛酒店见陈本夫时,他身着鸽灰色西装;这次是她首次见穿军服的陈本夫。
戎装的陈本夫,与戎装的徐永道,气质极其相似。
在沦陷的香港,完成营救国府要员及家属的任务后,陈本夫被调到军事处国际科担任上校科长。
多年来,他东征西调,无暇恋爱,无心成家,虽说组织有条例,抗战期间,军官不准结婚,但他和很多同志一样,自愿不赶走日军,誓不结婚,现三十四岁,仍孑然一身。
陈本夫的父亲陈曦理是浙江仙居县人,陈曦理在日本帝国大学留学时,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同乡叶崇宗是好友。
叶崇宗的女儿叶迪苹是蒋中正的得意门生胡寿斋的未婚妻。眼下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叶迪苹,多年前在杭州浙江警官学校时是军统首脑戴笠最欣赏的学生。胡寿斋和戴笠是生死道义之交,张、杨西安兵谏时,驻防陕西的胡寿斋力挺戴笠冒死赴西安,营救蒋中正。胡、戴两人常一拍即合。在看重出身、籍贯和举荐人的军统体系,陈本夫因黄埔出身,浙江籍贯,家世渊源及忠诚能干而被戴笠信任和重用。
陈本夫年幼时,父亲在汉阳兵工厂任工程师,他对兵器着迷,也爱吟诗作赋,文武之道调和在他的生命里。念完高中,他先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在浙江省警官学校任教员,后被派到日本受训。卢沟桥事变前一年,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抗战开始,为研究对日情报,他加入军统,被送到德国培训。
家学渊薮使陈本夫中文功底深厚,他通晓英文、日文、德文,做事严谨,寡言忠诚,被抽调到国军驻渝空军基地九龙坡机场,负责协调与日军空袭和盟军协调作战有关的国际情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