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埋怨母亲:“如果你不走,父亲就不会坐牢。”
“我走了之后他有伤心吗?”母亲说。
如果纳德适时服软,也许这只是一次小别离,最终会还孩子一个圆满的家庭。但是他们彼此不给台阶下,越闹越僵。现实中很多家庭也是这样,有矛盾时谁都不肯让步,彼此指责对方,为什么你就不能宽容一点?那么,当你指责对方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宽容一点呢?人能自省真是太难了,自省,实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女工一口咬定,她的孩子是由于纳德推搡她而导致流产的。最后纳德让女工对着《古兰经》起誓,孩子是他害的。这时,女工瑞茨为了难,才把真相告诉了丈夫。原来,流产的前一天,纳德父亲走失到马路上,女工瑞茨在路上寻找纳德父亲的时候被汽车撞了,当晚肚子就疼得厉害。于是,第二天瑞茨把纳德父亲绑在床上,去医院检查。这时,她的孩子其实已经胎死腹中了。纳德发现父亲被瑞茨绑在床上,差点要了命,于是双方发生争吵,才推搡了女工瑞茨。由此看来,瑞茨的流产的确是纳德因推搡滑下楼梯造成的,但在此之前,孩子已胎死腹中。
女工瑞茨和纳德都做了错误的事情,但都可以原谅,都让人同情,因为他们都很无辜。纳德看到瑞茨把他父亲绑到床上差点要了命,当然很气愤,才把女工从门里推了出来,很意外,女工摔倒滑下楼梯流产了。纳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发生了意外。女工瑞茨因为寻找纳德父亲被车撞了,肚子疼,无法,才把纳德父亲绑在了床上自己去医院检查,也很无辜吧。
西敏和纳德最终还是离婚了,法官让女儿特梅在父亲和母亲之间选择。女儿很为难,默默流泪。西敏和纳德在法庭门外等候女儿选择的时候,字幕升起,电影结束了。是的,结束了,一次别离,一个家庭散了。
如果遇到问题,西敏不要坚持移民,不要一走了之,如果纳德不要赌气,拿出男子应有的气量,适时服软,也许一切都能挽回。但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找不到出口,常常会有苦涩。
女儿到底选择了谁,其实这个根本不重要,这就是电影的意义,这也是该片的高超之处。
我在想,纳德和西敏的婚姻难道是包办的?如果不是,在发生了激烈争吵之后平静之时,为什么不想想彼此的好?因为对方的好,才会在一起。既然能在一起,缺点都可原谅。想想曾经的美好,想想对方的优点,争吵时的怨气也会随之消淡几分。然后,你宽容了对方,你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你却先低头了,在对方看来,嗯,原来他是在乎我的。这样,就不会有别离,也不会有悲伤。当然,影片很深刻,这只是由观影而来的感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