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报了35号,我拿着精致的简历走进了会议室。
眼前,坐着三位面试官,一位HR经理,一位部门经理,一位总经理。
我有些紧张,手微微颤抖。面试官拿着我的简历,翻了又翻,足足一分钟后,HR让我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看着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简历,做完了自我陈述后。HR问了一些在校的情况和职业规划,便没再多问,示意我可以离开了,回去等通知吧。
我走出会议室,听到其他面试过的同学在小声谈论着。
“哎,估计是没希望了,他们985的同学进去面试二十分钟都没结束,他们只问了我在校的情况,我刚听到,我在南大上学的同学说,面试官问了他未来对公司的期盼,还让他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呢。”
“是啊,我也是,现在都看重名校,不过,像咱们也不差啊,在学校也都是名列前茅的,当着学生会主席,也不比他们差呀。”
三天过去了,我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结果可想而知。
在毕业季中,类似的面试我经历了不下十次,我在想,这个社会真的如此残酷吗?像我们这种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吗?
这个答案,我在昨天看到的一个视频中,得到了解答。
来自小米的HR和一个普通学校的本科应届生的一场对话。
同学问面试官,我觉得我和985的同学没什么差距,为什么你们只看重院校,不看重能力?
老公经常睡我跟我妈 自述老婆让我睡她娘家妈
小米的HR不急不慢的说了下面这番话:“你问我,你和985的差距。那我来告诉你。你的英语水平是四级,而985的同学不会以四六级来判定自己的英语水平,而是说,我的雅思考了多少分,我的托福考了多少分。你说你过了计算机二级,也就是刚刚学习编程的水平,而985的同学早就在学校里参加各种计算机实践,给他们一个命题,他们随便找几个人就可以做出一个APP。你说你学习金融的,但你没有任何经验,而985的同学在校期间便前往各大金融机构实习,至少半年。”
说到这,男生刚开始自信的神情变得有些紧张。HR又问了男生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总结,你在校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男孩说,是担任学生会主席,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HR提高了嗓门:“这就是让你最骄傲的事?那我告诉你,同样的问题抛给985的同学,他们会说,我在校期间去了哪些国家做交换生,我获得过国家和国际上的什么奖,我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无论从学校,还是从能力,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你觉得,我们会选择你吗?当然是选择985的同学了。”
主持人听到这,为男孩说了一句话:“这个社会太残酷了,也许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如此。”
是不是所有大企业都如同小米一般,我们不可而知,但,名校出身的同学,势必会让面试官青睐,势必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并非你有能力,就可以进入,而是没有通行证,连大门都无法踏进。
上个月,还在念大二的一个小读者,给我发了私信,诉说了她的烦恼。
处在大二时期,她开始对未来产生迷茫,她就读的大学是山东一所普通的院校,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娱乐,她羡慕高中那些考上了好大学的同学,早早地有了规划,不是出国,就是保送,只有她,整天浑浑噩噩,看不见希望。
这是很多身处普通大学同学的现状,包括我自己。
每天不知道在干什么,貌似在上着课,考着证,但其实,都知道,我们并没有认真对待大学的这四年,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做过任何的规划和选择。
我读书的大学,也是极其普通的,但我们学校08级的一位学姐,却活出了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生。她读的英语专业,除了专四专八,她还自学了雅思,在校期间,和外教成了好朋友。她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学英语,每天五点起床,在学校小河边背单词,下了课就去找外教交流。
毕业时,她早已拿到了前往美国留学的公费通行证,成了我们学校的一个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