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学生时代的回忆
各位妈友会想到什么呢
每年暑假都会重播的经典电视剧?
还是小卖部花里胡哨的零食?
对于大部分广东8090后来说
回忆里都有这样一家餐厅
绿油油、仙气飘飘、logo还是可爱兔子
没错,就是
繁华商圈经常能看见的“仙踪林”
月初,当大家还在为深圳茶颜悦色
一杯奶茶排到5万号开外
感慨深圳有钱又有闲的人太多的时候
殊不知,曾经的
“初代网红”鼻祖“仙踪林”
就在前几天悄悄
关闭了深圳最后一家门店
连一句“再见”都没有
只剩下一地唏嘘
一个店去人空,一个万人拥趸
一个开启了奶茶时代
一个重新定义了奶茶文化
就像安排好的一样
后浪还没用力
就把前浪拍在了沙滩上
最后一家门店关闭!
“初代网红鼻祖”退出深圳
日前,位于深圳中心书城的
最后一家仙踪林闭店
这个曾经的“初代网红“鼻祖
如今落寞收场
餐饮平台上搜索“仙踪林”
显示店铺已歇业关闭
原本由仙踪林运营的临街门店位置
也被换上了围挡
在用翻盖手机、索爱手机的年代
仙踪林曾是楞东80、90后年轻人
最爱的“饮嘢吹水圣地”
也曾是学生哥们爱去的
“拍拖+抄作业秘密基地”
在那个没抖音、没微信、没大众点评、
中高端cafe也不太多的年代
仙踪林就成功地
俘获了一群80、90后的童年
仙踪林最初的发展历程
也像它的名字一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不来”
1991年即将退伍的台湾老兵吴伯超接触到红茶茶坊业。
1996年仙踪林走出香港进军大陆,开启了内地珍珠奶茶文化先河。
2006年仙踪林在香港及大陆已拥有超过130间的分店。
与此同时仙踪林也在积极进军海外市场,曾在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地开出分店。
和80后、90后一起长大的仙踪林
可谓是一代人的回忆
但也仅限于回忆
整个大陆只剩21家,广州也...
仙踪林败退深圳的新闻一出
很多当年经常去的吃货们
都开始回忆往昔了
想着想着,不少朋友都发现了
一个残酷的事实:
以前一线城市遍布的仙踪林
如今逐渐没有了身影
要知道,这家网红鼻祖
曾经在大陆52个城市设立过分店
可谓是遍地开花
2000年,在大陆开了80多家
而如今,却只剩21家
今天,萌萌哒在仙踪林官网
搜索广州门店发现
全市也只剩7家了
↓ 上下滑动查看门店列表 ↓
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资料
餐饮门店每年以超过23%的速度在增长
但同时,餐饮品牌淘汰的速度也很快
其中,网红餐饮品牌更迭尤其频繁
在网红品牌市场中
除了少数品牌生命力较强
大部分网红品牌都是在一轮一轮的消失
那些年在仙踪林“混”过的日子
作为网红品牌“鼻祖”的仙踪林
2011年前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
那些年的仙踪林,是大家公认的
吃饭聊天最“高大上”的去处
熟悉的绿色藤条秋千、白摇椅
就是记忆中的仙踪林style
每当饭点时间一到
这里都几乎座无虚席
附近上班的白领一族
不想煮饭
带小朋友过来解决午餐的妈妈们
还有家庭聚餐、闺蜜聚会、
情侣“撑台脚”...
炸豆腐、木糠蛋糕、
黑钻珍珠奶茶、蜂蜜绿茶
随便一款简餐单品
满满都是80、90后青春的回忆
在那个喝5块钱奶茶都嫌贵的年代
仙踪林一杯珍珠奶茶就要25元
堪称奶茶届的“白富美”
所以可以来这里
请喜欢的女生喝杯饮料
是最嘚瑟的告白方式之一
以前默认的下午茶菜单是:
饮料+小吃拼盘
手头零花钱多了会再点多一个烤鸡翅
中午吃得起仙踪林午餐的
在我们眼里都是有钱银~
还有一款饮料叫“随便”
其实就是有个转盘
店员转到哪个就给我们做哪个
看似随意但却充满乐趣
招牌珍珠奶茶和咖啡都是
很多食客必点的宝贝
午市时,咖喱鸡肉饭
也很抢手
过来聚餐的白领们
很多都爱点一份
最爱就是经典的炸豆腐
蒜香烤翅和酥炸鱿鱼
还记得炸豆腐是要戳开了
浸在酱汁里才好吃
除了偏西式美食之外
还有很符合老广胃的
“萝卜牛腩煲”
加一碗肉碎豆腐
配白饭超级滋味!
大大碗的红烧牛肉面
肉份量很足
日式拉面也很劲道
你去过仙踪林约会or做功课吗?
深圳最后一家仙踪林关闭
消息传出后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惋惜
“当年和老公约会经常去”
“曾经带着电脑去仙踪林写论文”
“上学时去做作业都觉得好有面”
但也有部分网友提出
仙踪林虽然充满回忆
但以前都是冲着环境去
味道并不够好
仙踪林这只“小兔子”
贯穿很多广东人的青春
但如今,也许是因为之前那批
十多二十岁的目标客户长大了
更喜欢去别的高端牌子消费
以前坐得密密麻麻的仙踪林
似乎已经很难见到了
今日话题
还记得当年
你和谁去过仙踪林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广州妈妈网(Gzmama_com)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