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94、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朱熹《劝学文》
9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9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97、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98、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四书五经》
99、"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秦汉儒学偏重为政治民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大学诚意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朱熹《四书五经》"
100、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朱熹《茶坂》
10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朱熹《四书五经》
10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10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