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问题来了,到底那种说法正确呢?第一种说法有为尊者讳的味道,因为王亚樵是抗日英雄,故意隐去了这层关系。考虑王亚樵是南京国民zf的重犯,估计也没人敢接王的信,因此写信可能是王见余婉君的借口。当晚赴约,王亚樵从李济深家几乎是醉酒归来,瞒着太太,也不顾自己的属下一再劝阻,执意一人去余婉君处赴约,因此第二种说法更加可信。)
各种大饼猛砸余婉君,先是派军统的奶油小生去色诱,后是用重金去物诱,答应余婉君事成之后可以得到十万现大洋。再是用美好的前途诱上加诱,允诺余婉君王亚樵被杀之日,就是她去美国留学之时。
余婉君像大部分烂俗电视剧的无脑女一样,答应了,也没有估计到,那些大饼是不是真能吃进肚中。(王亚樵被杀后,她也直接被杀死了。)
余婉君在军统特务的精心安排下,来到了王亚樵藏身的广西梧州,在梧州的西江边,水轻东街八号旅馆住下,与王亚樵见过几次面,消除了王对她的警惕,然后约好9月20日的晚上到旅馆相见。军统特务在房间里布下埋伏,等君入瓮。
王亚樵虽然醉意很深,但也算警惕,在旅馆的前台,查看余婉君的住宿名单,看到签名是余婉君的字迹,也就没再怀疑。(喝酒确实影响判断力啊。)
王亚樵边叫这余婉君的名字,边推门而入。门开,里面黑漆漆的一片,王亚樵嘟囔着“婉君你怎么不开灯啊。”并没有人应他,王亚樵借着门口的微光,感觉到一只黑影闪过,暗叫不好,想去拔抢,迎面“噗”地兜来一包生石灰,迷住了自己的双眼,眼火辣辣地疼。王亚樵还是凭借多年来的潜意识,拔抢,卧倒,伺机反攻。无奈双眼被迷,失去了方向感。受过特训的军统特务,远用抢,近用匕首,他们也深知眼前的王亚樵绝非等闲之辈,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把自己的小命也搭上,所以招招奔向要害。
最后,王亚樵身中五抢,被刺三刀,当场丧命。
王亚樵被杀后,特务们把王亚樵的面皮剜下,带给戴笠向其邀功。
(图)蒋介石与戴笠
不知道,戴笠面对着这张故人的脸,会作何感想,是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的人生导师,还是想起了蒋介石的一个又一个的催促电话,亦或想起了一次又一次对王亚樵的失败追捕。
也不知道戴笠的脸上会出现怎么样的面容,是心疼?是惋惜?是释然?还是复杂的间有其他。
纵观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当初,在这些人中,有的人你引为知己,恨不能掏心置腹。日后却成为了你一生的敌人,比如戴笠与之王亚樵。有的人你认为无关紧要,他可能是路人甲,亦可能是路人乙,他却偶然的出现,居然骤变为你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余婉君与之王亚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