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亲友的帮助下,在北医三院整形科的王大玫教授的积极工作下,1983年1月10日,张克莎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走进了手术室。中国的第一个变性人诞生了,由于是绝对保密的手术,这一例非常成功的变性手术只作为内部的医学研究课题,被记录在科研的资料中。半个月后,张克莎走出医院时已经是个女儿身了,他就这样变成了真正的她。她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子,一家人都为她留下了高兴的眼泪,张克莎也顺利拿到了户口。
本以为重新定义的人生会好过很多,但不料这件事早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变了味儿”,1983年她在长沙名气最大的友谊商店当搪瓷产品的“柜姐”时,很多人来围观她,他们想听听张克莎说话是什么声音,他们借故要挑选商品,看看张克莎拿东西的手是什么样子。但试想一下,这并不是什么美滋滋的体验,而是一种被当猴看的耻辱。

不仅同事私下里议论纷纷,当着面也是指指点点甚至孤立她,而当时唯一安慰的是有了自己的初恋,但爱情终究敌不过世俗的眼光,当初恋男友的父母得知儿子找了个变性人做女朋友后,坚决反对儿子的选择,张克莎的初恋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面对着一波又一波地舆论打击,张克莎觉得自己就快要撑不下去了,最终还是选择了逃避。
而早前张克莎在广东东莞那家玩具厂里以一名“女性”的身份打工时,其出众的姿色引起了来自香港的股东肖先生注意。肖比莎莎大32岁,丧偶多年一直独身。其间,肖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向漂亮的张克莎示爱,但年轻气盛的她从未想过要嫁一个跟自己父母年龄差不多的人,加上自己当时还是个“男儿身”,果断拒绝。

而在一次次被打击之后,张克莎又想到了肖先生,1984年她带着新的“身份”只身回到了肖身边,当年两人就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而事后回忆时张克莎倒也坦诚,说自己当时根本对肖先生没感觉,只是想利用他的资源换个生活环境,于是他成功地去了香港。
初到香港时,肖先生要求莎莎当专职家庭主妇,但莎莎却坚持要出去工作,她回忆道:“我当时只有25岁,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当然不愿呆在家中;另外,更主要的是我不爱他,不愿意每天与他面对面过日子。”她曾当过模特,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后在家人劝说下她改行做保险,由于业绩突出,她在公司里的职务升到了经理,薪水也相当可观。

在香港,没有人知道张克莎是个变性人,女性的面具把她隐藏得很深,就连老公肖先生也不知道。1.76米的身材、清秀的五官、标准的普通话...她成了许多香港男人追求的目标,但她其实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现实中,她怕别人不能接受她这个变性人。然而,老乡阿利的出现,彻底击碎了她的美梦。
因为知道张克莎的“底细”,所以阿利十分无耻地敲诈他,张克莎不敢得罪这个知情人,先后“借”给了阿利30万港币。1995年,为了逃避老乡的勒索,张克莎孤身一人去了台湾,开了一家餐馆,这家餐馆一直经营到年底。其间她还曾参加过选美大赛,并最终进入决赛。

而没过几年,肖先生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疼爱她的母亲也走了。一年失去两个亲人,让张克莎感到从未有过的悲伤,她结束了在台湾的餐馆生意,回到长沙。多年的女人生活后,张克莎说她不想再躲躲藏藏了,她已经出版了自传《女人梦》,她想直面社会,让大家了解一个变性人生活的辛酸,以赢得社会的理解和关怀。已是缆身一人的张克莎,也渴望能得到一份真感情:哪个人看过她的书,对她有了了解,愿意和她厮守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