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明星娱乐 > 正文

梁宏达事件公安部态度怎样 梁宏达诋毁英烈完整版

来源:作者:时间:2018-04-25 10:58:56点击:

  他竟然拿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中“向我开炮”的英雄作为负面事例,通过讲述一个美国人对上甘岭战役的回忆,鼓吹他的“反完美论”的幌子。

  诋毁“向我开炮”是无知的“放炮”

  楼雪(军事评论员)

  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大都难以忘记英雄王成牺牲时的那一幕——当敌人将他团团包围时,他喊出了最后一句话:“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几十年过去了,王成已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化身,他的英雄壮举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可是,有个叫梁宏达的电视人,最近把“嘴炮”对准英雄,而不是敌人,还说什么违反《日内瓦公约》。真的是这样吗?且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的真相。

  电影中的王成是一个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此类英雄壮举在志愿军的历史上并不鲜见。最直接的英雄原型是于树昌烈士。

  梁宏达为何说王成违反战场规则,甚至扯到《日内瓦公约》呢?原来,一位叫奥卡拉汉的美国人,他只有一条腿,就是朝鲜战争中致残的。当时,他和100多名美国士兵攻上了志愿军的阵地。发现年轻的于树昌还活着,也没有武器。他们于是就打算俘虏这名中国士兵,走到跟前时,却发现于树昌对着步话机在喊叫什么。过一会儿,炮弹铺天盖地打了过来。只有3名美国士兵活了下来,奥卡拉汉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以后,奥卡拉汉从心底里面憎恨志愿军。不过,若干年后,他看了《英雄儿女》,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只是双方的价值观不同。”奥卡拉汉一家都成了促进中美友好的积极人士。

  王成之类的英雄儿女,真的是违反《日内瓦公约》了吗?梁宏达故作高深的论调能站住脚吗?《日内瓦公约》是历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我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请注意时间,梁宏达连一个起码的常识都没搞明白,就言之凿凿地说我国zf签字了、英雄违规了。这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理解需要境界,也需要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上牺牲19万人。仅一个上甘岭战役,就有7100余人死于美国侵略者的抢炮下,梁宏达对这些民族英雄在话里语间既无敬畏感又无起码的同情心,反而对炸残了一条腿的美国兵透出怜悯之情,真是令人作呕。我们个别公众人物,要么以学术研究的名义,要么以思想独立的姿态,今天抹黑这个英雄,明天嘲讽那个领袖,摆出一副真理在握、真相独知的神气样子。这样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固然能博得一时的关注,但除了混淆视听、以讹传讹外,能起到什么正面作用?一旦撕破他那点可怜的包装,只不过又多了一个小丑而已。

  老梁在视频中摇头晃脑又一本正经地说:“焦裕禄在兰考期间推广栽种泡桐树,防治水土流失,但事实证明是没有用的。焦裕禄死后,一位新的县领导用更科学的办法,真正帮助兰考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但这位领导因为出现了生活作风问题,而不能被宣传。”

  兰考人民三问梁宏达

  魏连军(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作为炙手可热的“公众达人”,在中国人精神高地和舆论阵地上,假如成不了润泽家国的“栋梁大V”,最起码,不能沦落为面目狰狞的“跳梁小丑”。

  闲言碎语不要讲,只想问你3句话——

  1、证据何在?

  你这一言之凿凿的论断证据出自哪里?是历史资料中记载的?自己调查得来的?还是委托别人考证的?你去过兰考吗?你见过那里的泡桐树长啥样吗?你说“兰考县一位新的县领导用更科学的办法,真正帮助兰考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请问:它究竟是什么“科学的办法”呢?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