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时期的陈思成比上戏时期更加刻苦,大三时出演电影处女作《法官妈妈》就获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华表奖最佳新人提名,还获得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2002年,陈思成以优异的成绩从中戏毕业,“成长是支离破碎的,那段经历包含了绝望、痛苦、磨炼、重生,我也在当中逐渐长大。”如今的陈思成坦然面对过去的一切。

陈思诚父亲是谁讲述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陈思诚却讲述了发生在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被“上戏”开除,父亲的肩膀是我唯一的依靠
1997年5月,在“大一”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的打架事件,我被上海戏剧学院开除。
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宿舍里呆怔恍惚了许久,才想起来得找个人说说,我想到了父亲。父亲宽厚的肩膀,是我唯一值得信赖的依靠和港湾。
父亲家庭出身地主。在“唯成分论”的荒唐年月,他只能把渴望上大学的愿望默默地埋在心里。可想而知,当年我考上上戏时,父亲是何等激动。
当天傍晚,父亲就穿着皱巴巴的T恤衫和短裤从沈阳飞到上海。四天时间里,我们父子俩敲遍了校领导、系主任、专业课老师家的门。当最后一扇门“砰”的一声关上时,我和父亲仅有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我明白了,人是可以在瞬间成熟的。于是我对父亲说:“你放心,我一定会重新站起来。”被“北电”拿下,我的人生再次下沉

父亲劝我:算了吧,条条大路通罗马,干脆,你出国吧。可当出国签证拿到手后,我忽然发现父亲的背有些驼了,鬓角也增添了许多白发。我心中升起许多的感慨:如果我这时出国,不光做不到尽孝,还要给他们增添太多的经济负担。
我和父母商量,再给我一次机会。那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只招15人,北京电影学院则招30人,于是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北电。我没有隐瞒自己曾经被“上戏”开除的事实。一路过关斩将,到了三试,父母特意从沈阳赶了过来。
那天直到下午4点半,榜单才算张贴出来。可我还是失望了。最后的榜单上,我的考号被一层黄油彩厚厚地遮盖了,这明显是临时改变了主意。据朋友说,张榜前,北电领导确实专门为是否录取我开了个会,最后还是把我“拿”了下来。
父亲与我彻夜未眠。父亲对我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好歹咱也得去试试中戏。试,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试,便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父亲的话,让我心中重燃起希望
报考中戏时,我俨然一个新闻人物,但我这次听了父亲的话,心中一片坦然。
二试的时候,我一进考场,就惊愕地张大了嘴巴,系主任王亚明、副系主任王莉娜这两位重量级人物悉数坐在那里。按惯例,这两位老师只会出现在三试中。等我表演完后,两位老师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便静静地离开了考场。事后,我听别的考生说,他们是专门来看我的考试的。
三试考完出来,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父亲打电话。我大声说:“爸,我考上了!”父亲仍然很平静地说:“那就赶快回家复习文化课吧,这样才对得起那些对你有知遇之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