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明星娱乐 > 正文

中国音乐学院乐理考级大纲(三级).pdf(约小于1千字)

来源:本站作者:时间:2024-08-25 15:33:29点击:
中国音乐学院乐理考级大纲(三级).pdf(约小于1千字)

乐理基础知识完全教程

全文系统讲解了乐理基础知识,五线谱入门教程。

第一讲乐谱的知识

什么是乐谱

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 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 ,他从小爱好音乐,

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 他能奏 十番鼓” 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 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 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 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 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 再没人记得这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 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乐谱的分类

现在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以及国 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等。

五线谱的优点

《简谱》的优点: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但是如果 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 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相反,五线谱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比如 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 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 2),就好象站在

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 眼望去很容易辨认。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对比:上为五线谱下为简谱

譜例] 選自〔意〕維奧蒂

G.B.ViottI

PAGE

PAGE #

維奧蒂第廿二協奏曲 (譯簡藩〉

維奧蒂第廿二協奏曲 (譯簡藩〉

间间间JET 二一三H 肖肖吕白rl

二三 结塔结结h 五四三二- 占rrary点r7arfiu

4

4

4

4 3 3

5 5

4 6

8 6

7 7

#1 1

2

2 6

■i

2

6_2_6 #16 16

■ ■ ■! Mi

吕3 B 3

■ ■

2 4 242

3 2 3 2

■ ■ ■ – ■ ■ ■ ■ w ■ ■ a ! ■ ■ ■ ■ ■ ■

2 4 4 4 3 3 5 5 4 4 6 6 776 6226 6 7 7 6

4 空6 二召空e洋Le彳盘空b含b 空d 4訂4厶厶義厶亏& d

1 = C 4/4

二讲学认五线谱

第一节谱表

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谱表”。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

“第“间”组成的。这就是五线谱的谱表。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 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 线是“第五线”。“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

“第

“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请看谱例

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代表着一个音的高度。 然而这五条“线”和四个“间”还不够表

达我们的情感心声,如果还有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出现怎么办呢?于是就产生了更多的

“线”和“间”。这些临时多出来的“线”和“间”叫做“上加线”和“下加线”。 上面多 出来的线叫做“上加线”,上面多出来的“间”叫做“上加间”。下面多出来的“线”和

“间”叫做“下加线”和“下加间”。这些“线”和“间”向上下两边呈放射形。 “上加线”

和“上加间”是自下而上,往上数的,分别叫做“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

“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以此类推。

在五条线下面加出的线是从上面向下数的(与上加线相反)。分别称作“下加第一间”、 “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二间”、“下加第二线” ,,也是以此类推。(如下图)

上加錢上加五煙、 I

上加錢

上加五煙、 I上加四线r二

上加三慢

上加二釀

上加一线

”上加五何, 十上他四同

””二■二二上加三何 工二匕二匚I*:]:–上加二何 2二匕二二二二 上如—间

上加御

*

* -下力CH间、 *-*F加二何 下加三间

f F加四间|

*下加一找— 下加二建". 下血三址 下加四垛" h 下抑五线

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上加线”和“下加线”根据音符只需要画一条短线,不需要很长。够表示音符就可 以了。(如下图)

对 错 对 错

2 、在表示“上加间”和“下加间”的时候, 不需要再把这个音符上面或下面的线画出来

了。(如下图)

对 错 对 错

a zoz

第二节谱号

在五线谱上确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号叫做谱号。 谱号有高音谱号,低

音谱号,c谱号三种。

在五线谱上标有高音谱号的叫高音谱表,标有低音谱号的是低音谱表,同样,标有 c谱

号的就是C谱表,亦叫中音谱表,或叫次中音谱表(后面要详谈)。一般用高音谱表的乐器 大部分是属于高音乐器,象小提琴、二胡、高胡、长笛、小号、双簧管、笛子等等,还有包 括人声的男女高音声部,通常高音谱表用得较为普遍,除了特殊乐器声部以外,大部分用高 音谱表来标写。使用低音谱表的一般是一些低音乐器和人声的低音声部,比如象大提琴,大

管、大号、低音黑管等等。而 C谱表则多用于中音提琴等等

谱例3: C谱号

谱例3: C谱号

第三讲学画各种谱号 第一节:高音谱号 (G谱号)

画这个谱号是从第二间开始的。从第二线开始向上紧靠着第三线顺时针往下画半个园, 再紧贴着第一线画一个大于起口的圆形,然后,躲开这个圆形的开始的缺口,向上、向右、 冲出第五线再向左,逆时针画一个小圆,回来,在第四线上定义。然后,从中间下来,穿过 第三线、第二线,再穿过第一线,伸出尾巴来后,再左转,顺时针画半个小小的圆,结束时 涂上一个小黑点点。

谱例1:

第二节:低音谱号 (F

第二节:低音谱号 (F谱号)

要从第四线上画起。先画一个小圆点,然后紧贴第五线,顺时针画半个圆,穿过第四线

向左一撇,直到第二线止住。再在第三间和第四间里各点一个小小的圆点。 (见右上谱例2)

第三节C谱号

C谱号基本上是由上下两个英文字母 “ C”过来,再加上两个竖线,(一根粗、一根细) 组成。这个谱号的特点是:两个反过来的字母“C最中间对准哪条线,哪条线就是“C音(DO)c 也叫做那条线的谱号,比如对四线,就叫 第四线C谱号”(也有人叫它次中音谱号),对准第

三线就叫 第三线C谱号”(也有人叫它 中音谱号”。如图:

中音谱号 次中音谱号

由于C谱号比较灵活,看起来好象复杂一点,那么让我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告诉您:这个 谱号上下均等,最中间的部分对准哪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标出的音就唱( DO)。以此上下类

推。(DO)我们会在音名一节中讲到。 注:在画谱号的时候,一定注意要画在每一行线谱 的最左边。每一行都要画。不能遗漏。

第五讲音符

在乐谱表上表示正在进行的音的长短(也叫“音值”)的符号,叫作“音符”。

音名:在乐音中,每一个音(也是音级),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子。也就是“音名”。在 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唱名)。 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 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 CDEF G A B

它们分别还有小名(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

C D E F GAB

(汉语译音)斗瑞 咪 发搜拉西

(汉语拼音)Do Ruai Mi Fa Sol La Xi (简谱)1 2 3 4 5 6 7

在乐音的“家族”中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这七个音,其它高、低音

(

a名

)

Sei

Di

Yi

Ai f u

Ji

Ki

Hi

唱名

Do

Re

M i

Fa

Sol

L麵

Si

/

Do

R u n i

M L

Fa

Sou

L a

Xi

洋督

)

%

西

<

简W

1

2

3

4

s

6

7

音名的分组:乐音的大家族里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它们并不混乱,而是井然有 序的,人们都分别给他们排了队、分了组。这样我们就不难辨认他们了。它们分组的原则是 以实际音高来区分的。

1 、“中央C'是主角,为什么叫它中央C呢?因为它是钢琴上距离钥匙孔最近的一个音。

中央C的唱名也叫(DO 。

从这个音一直到往右弹到 B(Xi ),这是一组。这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再往右,也 是从C(DO开始再到B(Xi)这又是一组。这一组叫“小字二组”。总之是七个音一组,依 次往右排,分别叫“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等。

从中央C(DO左边的一组音(也是7个音)叫做“小字组”,然后,再往左,同样是 7 个音一组,依次叫做“大字组”、“大字一组” ,,o

请注意:在书写的时候“小字组”用英文小写字母并在它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它所属 的组名比如:

“小字一组”的(De) d1

“小字三组”的(Sol) g3

“大字组”用大写同样在它的右上角标明它所属的组数。比如:

“大字二组”的(La) A2

“大字一组”的(Mi) E1

“大字组”和“小字组”因为本身不带数,所以字母后面不用带数字。

下面请看看五线谱在钢琴的键盘上相应的位置:谱例:

认识音符

我们各自都长得不一样, 音符们也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由三个部分组 成的。即“符头”、 “符干”、 “符尾”。

谱例1:

符頸 符干 符扈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音符的名字了,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在五线谱中,这些音符各自的位置 在哪里。

谱例2:

(忏%

)

C

D

K

F

G

A

(nt!名

)

Do Rua i

Mi

Fa

Sou

Xi

(译9

)

&

西

(荷iff

)

1 2

3

4

5

6

7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长度。音符有以下几种: 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

谱例3:

注释:以下所讲的“时值”就是“音长”。

(一) 全音符《。》

这个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 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值都比它短, 而且要以它为准。依次分为两半。

(二)二分音符《占》 这个长着身子(学名叫符干)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它等 于全音符1/2的时值)

谱例4:

(三)四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1/4的时值)

(三)四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叫

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

1/4的时值)

o

—id

a

谱例5:

(四)八分音符

(四)八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出了尾巴,它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8

的时值)

谱例6:

(五)十六分音符 《屮》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着两条尾巴,它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要小一半。(它等于 全音符1/16的时值) 谱例7:

(六)三十二分音符 《丿’》

这个有着三个尾巴的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又少一半。(它等于全音符 1/32的时值)

谱例8:

=32^ JT—m

(七)六十四分音符《/》

长着四个尾巴的黑色音符名叫“六十四分音符”。它是“三十二分音符”的一半。(它等于 全音符1/64的时值) 谱例9:

ili UII

ili UII

☆现在总的列出一张表,看一看音符这个大家庭直系的关系

名称

音符

时值

简谱计法

全音符

O

5—

二分音符

J

1/2

5-

四分音符

J

1/4

5

八分音符

1/8

5

十六分音符

1/16

三十二分音符

1

1/32

&

六十四分音符

8

1/64

1

第四节音符的正确写法

1首先在画符头的时候应该注意要呈椭圆形。要左低右高,不管是空心的符头还是实心的符 头都要这样画。(千万不要画一个大圆圈或者大圆点呆头呆脑的立在那里。)

谱例1:

1——―1

1—1 1

:—I—

F=i—

J—

正确 错课 正确 错课

另外左高右低也同样是错误的

谱例2:

d

正确 错课 正确 错课

2、我们知道音符是由符头、符干、符尾三个部分组成的。在记谱的时候一般的规则是以五线 谱的第三线为准。在第三线以上的音符,在记谱的时候,符干要朝下,也就是说符头在上, 符干朝下。在三线以下的音在记谱的时候符干要朝上,符头在下。而在第三线上的音符,符 干可以自由,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据前后的音自由处理。

谱例3:

7

A

a

a

3、还要注意一点:符干朝上的时候,符干要画在符头的右边,符干朝下时,符干要画在符头 的左边,一定不能画错。

谱例4:

9

1

正确 错课 正确 错课

4、音符的长短:在标画音符的时候,要注意符干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是以一个八度 为准。比如Do到高一个八度的Do,或者是到低一个八度 Do的地方。

谱例5:

第五节符点音符

在音符这个大家族里,还有一些旁系亲属。例如符点音符。它只是一个圆圆的小点点,附属 在音符后面的,所以叫“符点”。而带附点的音符呢,就叫“符点音符”。

谱例1:nA*

谱例1:

nA*将 隹十二井

S点音骂 六十四分

符点的主要作用是让乐谱更为简化,让大家读谱时更加方便。

请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圆点,它的音值有它前面那个一本正经的音符一半的长短。不管它前 面的那个音符有多大,这个小小的符点都具有同样的作用,它很历害的。

比如:前面的是个四分音符。当这个四分音符唱一拍时,那么这个带了符点的四分符点音符 就要唱一拍半。如果前面是个全音符。当这个全音符唱四拍的时候,这个全符点音符就要唱 六拍,以此类推。

谱例2:

另外在写符点音符时,标画符点请注意几个冋题:

1符点一定要画在音符的后面,也就是音符的右边,千万不能画在音符的其它地方。

2、 符点要靠近符头。

3、 符点音符的符头如果在间里,符点也要画在间里;符点音符的符头在线上,符点要画在音 符右上方的间里。

谱例3:

1 1 K –

—J J JJ

J-1—

_

正确 错邊 正确 错逡

谱例4:

谱例4:

第六节复符点音符

复符点音符一般来说用的不是很多

谱例1:Q

谱例1:

Q+ /J ~T ? "T ?

1

L 一

t

T ■

」..一」+小+小

第七节共用符尾

第七节共用符尾

在抄写音符时经常会有一组一组的音形出现,这里面会有各种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以 共用一个符尾,这样便于视谱,另外也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谱例1:

強谍尿尔曲 ,祜1號连斎比堵區

BeJinnskv

谱面上这种画法的共同的符尾,也叫做“符杠”,一般这种画法的符杠,他们的符干的方向 通常是以距离第三线最远的那个音符为标准,并且要画得比符干粗一些。

第八节多声部的记谱方法

多声部的记谱方法主要是要看他们的节奏型。在节奏性相同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符干来共同 表示。

谱例1:

如果不同的高、低声部要同时标写在一行谱上而节奏不相同时就不能用共用“符干”来表示。 应该各自使用自己的符干,只是上声部的符干要朝上,而下声部的符干要朝下,(这时就不 以第三线为界线了)。

谱例2:

第九节休止符

在乐谱上表示乐音休止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休止符是音符的克星,只要看到休止符的所到之处,音符都要不同程度的消失,乐音保持静

默的状态,这就是休止符的作用。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说明:在音乐进行当中的休止符通常是有着特殊意境的, 音乐并没有中断

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切切不可把标有休止符的地方当作完事大吉,休止符也是音乐 的一部分,只不过是用休止符来表示一种情绪而已。

各种音符都有相应的休止符号,它们与相对应的音符的音值是一样长短的

谱例1:

全音将二井音轩田分音符八分音菊

二分 四令 八窃 十六井 三十二分 盘十四分

金休止裁侏止胳 休止捋 休止幷 休止帚 休止胳 休止將

还有一种休止符是表示整小节的休止。(完全小节休止)它们适用于各种拍子

谱例2:

V J 1

-i 1

tg)寿 1

-4-

—4—

—6

—0

注:完全小节谱号后标的是几拍,在小节内就存在几拍(包括休止符在内)这叫完全小节。

不完全小节在谱号后标拍子,而小节内不够那么多拍,这种小节叫不完全小节,而不完全小 节一般是用做起拍。

谱例3:

两个以上的全小节休止符是这样记的:

谱例4:

1

T~

!|

1

| L

1

1

1

订2小節

—Q

3小節

4小節

1

)小節

6小節

X 11 ~

11

11 —

1——1

■——■

—&

11

1 1

I I

'7小節

8小算

9小V

1(

〕小節1

[0小節以上

请看10小节以上休止的标记

谱例5:

为了更好识别,我们对照简谱看看五线谱的休止符:

谱例6:

五线谱记谱

简谱记法

休止符名称

0000

全休止符

00

二分休止符

1 1

0

四分休止符

V 1

Q

八分休止符

Q

十六分休止符

2

三十二分休止符

取 1

2

六十四分休止符

带符点的休止符 带符点的休止符并不常用,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它 谱例7:

注释:休止符的符点,只有三十二分休止符和六十四休止符的符点要画在第四间里,其他休 止符的符点要记在第三间里。

厂II

7 t

——产-■ 1

二分符砧

四分符砧

八井符砧

十六分特

三丄二分

f

六十四分

第六讲变化音记号

变化音记号 把固定的音升高或者降低叫“变化音”用来表示这种变化的符号叫“变音符号”

(一)变音符号共有五种

1、

“ #”升号

2、

“ b”降号

这两种符号

'都表明符号后面紧跟着的音要升高半个音,或者降低半个音。

3、

“X”重升号

4、

“ bb”重降号

3、4两种符号表明紧跟在后面的那个音要升高全音或降低全音 注释1:全音是大二度,半音是小二度。

关于全音和半音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时里会给大家介绍

5、

”还原号

用来表示在它后面的那个音不管前面是升高还是降低都要恢复原来的音高。

(二)变化音的位置:变音符号必须对准所要升高或者降低的音。 (升号和还原号的斜方孔, 降号和重降号的孔,重升号的交叉点。)

(三)变化音的用途有两种:

1调号

一种是写在谱号后面的,这种变音记号也叫“调号

这表明在这个调(调性以后会讲到)里面标到的音,不管音的高或低,都要固定的升高或者 降低。

比如:是#F #G #C,那么在这个曲调里所有的F、G C都要升高半个音。(如果遇到临时变 音记号以临时变音记号为准)。

在乐谱中写在某一个音前面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也叫临时升降号。

谱例2:

2、 这是表明这个音要临时改变音高。这种临时升降号可以管一小节,在一小节之内有同样音 名的音都要服从第一个变化音,也要跟着变化同样的音高。它的前面在就不需要有再画相同 的符号。但是这种临时升降号只有在同一小节之内有效,这一小节之后就不再起作用了,可 以说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3、 在写变音记号时的注意事项:

a)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但必须对准后面所要表达的音,才能使 后面的音有准确的音高。

b) 升号和还原号都有两条横线,这两条横线要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并且要比两条竖线画 得粗一些。

谱例3:

D 丨,

I

降號 還原號升號

第七讲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一、节奏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 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 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 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 中,,

、节拍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 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 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 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 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 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 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 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拍子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 段一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 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下面 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 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 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

图示:

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打起拍 子来是这样的: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象 京剧里常说“慢三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三眼”表示有三个弱拍,加上一个强拍,实际 就是指4/4拍。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明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 子不准确。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 60拍,那么每

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 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 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 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 此类推。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 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 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 1/4拍,换 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 4个16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

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 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

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 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 出现。这种2/4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 2/4拍的

形式。

小fie線

谱例1:交轿進行:亠 強拍弱柚1觀柏蘭柏4U丨旷圧『隹 n「i「cr |

谱例1:

交轿進行:

亠 強拍弱柚1觀柏蘭柏

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 3拍,叫做3/4拍。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 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 3/4拍。这种节奏 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象大家熟悉的圆舞曲之王 一约翰?斯特

劳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

谱例2:

选自&假面舞会》

面介绍

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 4拍,叫作4/4拍,在4/4拍里,第一拍是 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

谱例3:

选自《歌唱祖国》

选自《歌唱祖国》

6/8拍与2/4 3/4拍不同的是: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6拍,这样在每小节里:

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这 样每小节6拍,反复出现。

谱例4:

比较常 ,二分谱例1:

比较常 ,二分

谱例1:

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捞定在一种音符上。它可以使用各种音符作为单位拍。 用来作单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长短音符交替进行 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 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 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 2拍,3/4以四 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 2/4叫四二拍,3/4叫

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 1看待。全音符是1, 二分音 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

(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 这样以此类推。

F面举例看看拍号与音符时值的关系:

(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 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谱号–> 调号–> 拍号。

(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

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 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 需要标画新的拍号。

4、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4、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小节 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 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这个最基本的基础, 就是小节。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 (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 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 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 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 拍的。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小节线 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 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 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三、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 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 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 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

谱例1:

有时,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 细线,以区别终止线)。

谱例2:

四、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 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 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 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

谱例1:

再比如我们历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 谱例2:

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 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 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

谱例3: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5、单拍子和复拍子

单拍子: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 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 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

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

、单拍子 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 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 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

谱例1:

F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 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 会讲到)。

2、 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 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

、复拍子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 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 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 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

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 谱例1

V

V

2、6/8拍,也是复拍子

它是由两个3/8拍组成的

谱例2

单拍子和复拍子在记谱的时候,必须要按着拍子号,把散音符有机的、按着拍子连起来记, 形成一个音组,这种有规则的记谱法也叫音符组合法,怎么来形成有规律的音组呢?首先我 们把复拍子拆成单拍子以单拍子为单位来进行音符组合。比如, 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

拍,一小节有四拍,它也是由两个 2/4拍组成的,而2/4拍也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这样在写 谱子的时候,应该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这样既有规律,而且在视谱时也比较清楚、简单易读。

谱例3:

再比如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 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

拍。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

谱例4

现在我们认识了单拍子和复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混合拍子

6、混合拍子

混合拍子,顾名思义,它不是单一的拍子,而是有不同类的拍子组合起来的拍子。所谓不同 类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现在同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这种拍子是每小节由 强弱等数交替和强弱不等数交替出现,也就是相同单位拍,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加在一起形 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么这个5/4拍就是混合拍子。

谱例1:V

谱例1:

V

強弱開次強弱

注:混合拍子中在每小节里只可以有一个强音,因此第二组或第三组的强音都只能屈居次强 音,不能称强音。

7、特殊拍子

这里介绍一些平常用得很少的特殊拍子,这些拍子一般在戏曲音乐里用得多一些,比如一拍 子,和散拍子,还有变拍子。

一、一拍子

一拍子看名称就知道,每小节只有一拍,也就是说在一拍子的节奏里,每小节只有强拍,是 有板无眼的拍子,比如京戏里的垛板,河北梆子里的快板、流水板,大都采用这种节奏,为 的是突出音乐语言的力度,并有一种紧迫感。(比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扮土 匪上山捣座山雕匪巢中一段唱腔“穿林海”就用了大段的 1/4拍子,来表现杨子英剿匪的急

切心情)。

谱例:

、散拍子

散拍子一般也是用于民间戏曲,乐曲里运用的通常叫做 "散板",这种拍子无板又无眼,而是 由演员来确定,演员根据音乐的内容的和情绪的需要自由的掌握速度的快慢和声值的长短。 可以起到抒情的作用。散拍子往往用虚线来代替小节线,这样表示可以灵活、自由一些,另 外还常用到一个符号“卄”,这也是散板的标号,有了这个符号就不用分小节,只把音符、 表情、记号标出就可以,由演员或者演奏员自由的掌握。

谱例:

霸王卸

1[=]f ' CT —尹二

1

[=]

f ' CT —尹二一- I F 訂

0_

z * F F

:二年!. 卑

V前僭炉

8变拍子

由于作品的需要,有时固定的拍子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节奏,一种速度,这时候需要变换 拍子(往往是因为情绪或是歌词的需要),这种变换我们称其为“变拍子”。在变换拍子的 时候,一定要标清拍子号,否则,后面的拍子与前面标的拍子号不一致就不对了。

谱例1

9、打拍子

会打各种拍子,在音乐的演唱和演奏当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识谱,提高你的识谱 能力,并且能帮助你培养好的音乐感。现在我把一些常用的拍子的图示画出来,请你认真的 练习。

1拍10、连音符2拍3ft

1拍

10、连音符

2拍

3ft 4抬

连音符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乐曲之间的经过音,经常出现连音符。什么叫连音符呢,就是在 符尾的上面或者符尾的下面,分别标有数字的一组音符,叫“连音符”。连音符的种类很多, 依照数字分别叫几连音,比如符尾的上方标着 5,就是“5连音”,标着6,就是“6连音 标着3就是“3连音”以此类推。

这种连音是在有一定音值音符的位置,出现比规定的音符多,但时值没改变,而且这种增长 不是成倍的增加,这就产生了连音符,比如一个四分音符,应该有两个八分音符,如果用 5

个十六分音符都挤在这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这就出现了 5连音,如果有三个八分音符占了

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三连间”,而有七个十六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 就形成了 “七连音”。

一般连音符的数字的标写方法只在符尾处写上数字就可以了,是几连音就写几,如果出现休 止符就要在数字的两边画上连线,以示这休止符和音符之间的关系,但是要跨在一起。(见 前图一最后一小节)

11、切分音 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 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切分音”在一小节之内,可以用一个 音符来标写,而如果跨了小节的“切分音”就必须写成两个音符,并且要加延音线。(延音 线是一个弧线)。

谱例1

~tr~.. !

9

? ■ ? 9■ !

1 frTi 占 -I – ||

-4 |]

r r

r I

1冒总 卩|半T

1卩丨卩1

1 N 1

=zd

12、速度

一基本速度

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作曲家根据音乐的性质而定的,有的作品抒情些,有的作品 是歌唱性的,还有紧张的、行进的、活泼的、跳跃的等等,达到这个目的,作曲家都要在每 一部作品上首先规定一个快慢的“时间表”,这就是“速度”。准确的速度才能有准确表达 的基础,这种在音乐作品中规定的快与慢,就叫“速度”。

“速度”是由音乐作品中作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音符时謾nぃ 拍子就慢一些,音符时值短,拍子就快些。每一个音乐作品都不一样,而拍子也是千变万化 的,为了准确的表达作曲家对音乐作品的要求,因此在每一部作品的开头都会用标明情绪, 标明速度(一般是用音乐术语标明的)另外还要标明每分钟有多少拍,这样就明确的表示了 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只要完全按着这些要求去作,至少在速度上,在情绪上是正确无误的。

音乐速度的表示有两种,一种是用文字来表示的,比如“快速”、“中速”、“慢速”、“稍 快”等等,还有一种是用音乐术语来表示的,这些音乐术语都是意大利语,目前国际上多采 用这种标记,比如:An da nte (慢板)、Allegro (快板)、Presto (急板)、Pill mosso (稍 快)等等。

再准确的标志就是前面所说的,标明一分钟里唱多少个几分音符,比如: =56,这个记号告

诉你,每一分钟唱56个4分音符,就是说明,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唱 56拍,再比如:

=72这是说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要唱 72拍。这就很具体的表明了作曲家对作品在 速度上的要求。

为了有准确的速度,人们发明了“节拍机”,在节拍机上,标有各种速度。并有只指针象钟 表一样发出滴达声来提示你速度的快与慢。 这是很科学的,目前国际上广泛的使用这种机器, 从儿童学琴,音乐家练琴到大乐队排练。都离不开“节拍机”。

二临时变化速度

音乐进行的速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速度,还有一种是临时变化速度,基本速度就是前面 讲的,乐曲固定要求的速度,或者是比较大段使用的速度。还有那种临时变化速度,是根据 乐曲需要临时标记的,比如:渐快、突慢、还原等等。

音乐的速度很重要,因为同一首曲子处理的速度不同,曲子的性质会是完全两样的,收到的 艺术效果完全不同。

谱例: 快步进行速度、轻松愉快

慢板、抒情的

你可以按着谱例上标的速度,打着拍子来唱这两段相同的音乐,你会发现两种奇妙的、不同 的音乐。

还有一种要说明的是换拍子时,单位拍的时值不同,但作曲家有固定的速度关系,这种情况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

下,往往把两边的不同的音符用等号来等同起来。比如谱子上经常出现这种符号

下,往往把两边的不同的音符用等号来等同起来。

比如谱子上经常出现这种符号

第八讲音程

1、音程、曲调音程、 和声音程 在音乐体系众多的音。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叫音程。(实际上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中的两个音,各自都有自己的名称,低音叫做“根音”(也叫下方音)、高音叫做“冠 音”(也叫做上方音)。

一曲调音程

“根音”与“冠音”先后发出的关系,叫做“曲调音程”(也叫旋律音程)

谱例1:

{上方音)

{上方音)

曲调音程分别有“上行”、“下行”、和“平行”。在谱面上书写要根据发音的先后次序来 书写。

谱例2:

上行曲调音程

A

下行曲调音程

平行曲调音程

0 o

c r

W n

J。

和声音程

“根音”和“冠音”同时发出声音叫做“和声音程” 谱例3:

冠音

4

翔音

Q n

1

? a

o 1

n o

r

? 根音

根音

根音

和声音程在谱面上标画的时候上下两个音一定要对齐。(注:二度音是不能对齐的,也对不 齐,只能错开写,但是应该低音在左边,高音在右边。) 三音程的读法 上行的曲调音程与和声音程都要从低读到高(也就是从根音读到冠音)。而下行的曲调音程

和平行的的曲调音程一定要读出走向。比如说:从 G到下面的B,或者是从E平行到E,等等

2、音程的度数音数 1度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计量单位。比如说量长度的有公里、米、厘米、尺、寸,重 量单位有斤、两等等。

音程同样也有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数”。

其中还包含着“音”也叫做“音数”。音程的大小名称都是由“度数”和“音数”决定的。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 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者同在一个间里的时候, 这两个音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做:“同度”。

如果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那末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叫 做:“二度”。

如果两个音都在线上,而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是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近的间里,这两 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三度”。就是音程的度数。也就是两个音中间相距有多少个 音级。

谱例1:

n

Q

O

if oo

GO

&

O

d

o

o

—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

八度

2音数

音程的构成,除了 “度数”还包含有“音数” 音数是指两个音级之间包含着多少个半音。

音数是由分数来表示的: “ 1”表示是全音、“1/2”表示是半音、“1.1/2 ”表示一个全音

加上一个半音。

辨别音程的关系,就是要根据两音之间的“度数”和两音之间包含的“音数来确定,为了音 程的完整性,我们还需要在“度数”和“音数”的前面再加说明性的五个字:大、小、增、 减、纯,分别用在不同的音程上。

下面举例说明:

音数是0的“一度”叫做“纯一度”它们是同度。比如: C-C D-D E-E F-F G-G A-A B-B 。

谱例2:

1 1ij[ II:

1 1

ij

[ II

: 1

fl"

IKiii ill

n n II O u

OO |

W

L

C C

irtYi w

1

I

纯一度

純一度 纯一度纯一度

O O o O W

纯一產 纯一度 纯一度 纯一度

下面面紧接着是“小二度”,它的音数是 1/2的小二度,而音数为1的二度叫“大二度” 在自然音阶里E – F 、B – C 是“小二度”(半音),其它两音相邻的音程关系都是“大

谱例3:

音数2

A 2

音数2

音数i

音数1

音数1

音数1

y

<5ft –

-u y—

o °

*—

e °

u U

小二度

小二度

大二度

大二度

大二度

大二度

F面总的列表来说明:

音数0

纯一度

1同度)

小二度

音数*

(半咅)

音数1

大二度(两个半音'小三度。三个半音)

大二度

(两个半音'

小三度

。三个半音)

咅数2

厂 1

O

A O

45

1—c O

o

大三度

(四个半昔)

音数誌

纯四摩

n

ma

{六个半音)

}由于它包含了三个全音,也叫三全音”

(六亍半音)

(七个半咅)

PAGE

PAGE #

3音程的标写

音程的度数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写。音数用大、小、增、减、纯、倍增、倍减来标写。比如: 大六度就要写程“大6”,小二度要写成“小2”,纯五度就写成“纯5”,依次类推有这样 一个规律:凡是二度、三度、六度音程,都用“大”“小”两个字来区分;而一度、四度、 五度都用“纯”字。

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1自然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

大音程包括: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

小音程包括: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

增四度、减五度 也叫“自然音程”

2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大小音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举一个例子:大六度音程,如果把把冠音降低半个音,或者将 根音升高半个音,那末这个音程就从大六度变成了小六度。由此可以看得出,音程的度数是 由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音程的性质(大、小、纯、增、减)是由它所含的音数决定 的,这就是变化音程。

谱例:

-0-

-0-

4、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音乐在人听起来由舒服和不舒服的区分。这是由于同时出现的音(也就是和声音程)有协和 与不协和之分。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悦耳,而不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刺耳、很难听, 有一种压迫感。听起来悦耳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听起来是刺耳的、不融和的音程就叫做不协 和音程。

F面我们先谈谈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一共有三种效果:

1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 纯八度。

2完全协和音程:纯四度、纯五度。

3不完全协和协和音程: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

以上这三种音程的音响效果各有不同:

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起来是一个音,或者是几乎是一个音的效果。(纯八度有一点空洞的 感觉)。

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是互相包容的,很舒服的感觉 ?

(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有一点跳的感觉,虽然如此却还可以容忍,所以也算在协和音程 之内)。

4不协和音程听起来就十分刺耳了,这种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以及 增减音程。

不协和音程使人的听觉受到刺激。但是在特定的情绪和条件时经常使用到这种不协和音程的, 我们在音乐作品会常常听到它们。

5、单音程和复音程

单音程比较简单些,它是指在一个八度之内的音程,叫做单音程。超过一个八度之外的音程 叫复音程。

单音程的称呼比较容易一些,是几度就可以直接称呼。比如大三度、纯八度、增二度、小七 度等等。

复音程相对来讲就比较复杂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用“加七”或“减七”的办法来算。

用“加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把现有的度数加上七度,然后一共是几度就直接称呼它的度 数。(请看谱例1里的1、3、5、6)

用“减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 减去八度但是要称为“隔八度的多少度。下面举例:

谱例1:

5

(0)0~b <1 _ H,O II

(0)0

七(O)-

隔一介八度的纯四度|o纯十一度b0

隔一介八度的纯四度

|o纯十一度

b

0隔一个八度的大二度

O大九度

&隔一个八度的大三度

大十度

6、音程的转位

音程的转位:就是把音程上下两个音的位置颠倒过来(根音和冠音互相倒置)上方音成为下 方音,下方音成为上方音。这就是音程的换位。

音程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之内,也可以超过一个八度。

音程的转位可以单独移动根音和冠音,也可以将根音和冠音同时移位。

谱例1:

音程转位以后出现的现象:

(一)音程通过转位以后,除了改变它们之间的度数以外,还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种类

1首先是大音程经过转位以后,都变成了小音程,而小音程却成为了大音程。

2增音程和倍增音程经过转位都变成了减音程和倍减音程。

(二)音程转位以后改变了度数,计算的方法如下:

(二)音程转位以后改变了度数,计算的方法如下:

原位音程的度数和转位音程的度数的总和相加起来是九度。要计算转位音程的度数只要在九 度里将原位音程的度数减掉,就是转位音程的度数。

1 2

lJ

1 4

1 5

L?

lJ

L?

81

71

61

41

31

21

11

还有一个办法是反过来。将原位的度数与转位的度数相加等于九,也是可以的

小二度[大二学彳:七度I大六度小三度

小二度[大二学

彳:七度I大六度

小三度

大三度

纯四度

大匕度

小六度

纯五度

减Ji度

依次类推

(三) 音程转位以后不改变它们的性质,也就是说:协和音程经过转位仍然是协和音程,不 协和音程还是不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同样也是依旧。

(四) 音程经过转位以后,单音程变成了复音程,而复音程则变成了单音程。

第九讲和弦

1三和弦

和弦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先讲讲三和弦。

根据三度音程关系叠置在一起的、三个音同时或先后发出的音,叫做“三和弦”

在三和弦中,最下面的一个音,我们称为“根音”。根据与根音的关系,中间的那个音叫“三 音”。最上边的一个音叫“五音”。如果在谱纸上记录时,根音可以写做“ 1”,三音写做

“3”,五音写做“ 5”,自下而上的写。

谱例1: 三和弦一共有4种:第一种是“大三和弦”,第二种是“小三和弦”,第三种是“增三和弦”, 第四种是“减三和弦”,下面我们看看这几种三和弦的构成。

一、 大三和弦 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是非常明朗的,它的构成:从“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 音”到“五音”是“小三度”,从“根音”到“五音”必然是“纯五度”,这就是大三和弦 的构成。

谱例2:

、小三和弦 小三和弦的音色比起大三和弦要暗一些,它的“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三音” 到“五音”之间是“大三度”,(正好与大三和弦相反)从“根音”到“五音”也同样是“纯 五度”,这是小三和弦。

谱例3:

三、增三和弦 增三和弦是从“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 而从“三音”到“五音”也是“大三度”, 这样形成,就使得“根音”到“五音”成了 “增五度”, 这种和弦我们称它为“增三和弦”- 谱例4:

四、减三和弦 减三和弦,从“根音”到“三音”,从“三音”到“五音”全部是“小三度”, 这样“根音” 到“五音”是“减五度”,这就是减三和弦。

谱例5:

我们在这一节里讲到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因为构成它们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 和弦都属于协和的和弦,大三和弦听起来明亮,小三和弦听起来要柔和一些,都是很好听的 和弦。在音乐作品里这两种和弦也是使用最多的常用和弦。

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因为本身构成它们的音程都是不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和弦就都属 于不协和和弦,听起来有扎耳朵的感觉,因此在音乐作品当中,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的话,一 般来说这种增减和弦比较少用一些。

2、七和弦

由四个音按照三度的关系叠置在一起,这样构成的和弦叫做七和弦。它从 "根音"到最高音的

音程是七度,因此七和弦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的。

七和弦大体与三和弦差不多,下面也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组成,也是从下往上数, 而第四个音,也就是最高的音叫“七音”。七和弦同样:在记谱用数字来标写的时候,从下 而上,依次是1357。

谱例1:

—Q ~? ~f T

—Q ~? ~f T

M L

二幵 X 3

I

根音

、大小七和弦 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大三和弦,"根音"到"七音"音程关系是小7度的和弦叫“大 小七和弦,它的构成是这样的,自下而上,大三度 +小三度+小三度=大小七和弦。

谱例2:

、小七和弦 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小三和弦,从“根音”到“七音”是小七度的和弦, 是“小七和弦”,也叫“小小七和弦”。

它的结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