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恐怕是我点评过的最有名的一部电影了,先给大家放个名场面!这么小声还想开军舰!https://www.zhihu.com/video/1582519190891720705
日本队世界杯小组赛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很有精神”了!连胜德国和西班牙,不仅让一堆“赌神”天台相见,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他们民族的凶猛上升的势头。
的确很猛!
简单说(复制)一下本片的剧情:电影的主人公平田一郎,出身单亲贫苦农民家庭,最初志愿是考入一高,成为政治家,解决国内民生问题,仅仅是由于海军军官学校无需交学费而报考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入学后仍存在动摇。但在学习过程中,在森下学长,以及冈野分队长等人的教育下,意识到海军军人的重要,开始端正态度,最后作为江田岛海军学校第65期优秀毕业生毕业,并且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由盛极一时到衰落的过程,在所罗门群岛护卫山本五十六时负伤后回到母校任教官,最后参加冲绳岛战役。在剧中军衔变化:海军军官学校毕业时为候补生,刚进入航空队时为海军中尉,在拉包尔航空基地任队长 时军衔为海军大尉,影片最后参加冲绳岛战役时为海军少佐。
其实本片艺术性中规中矩,其艺术性也主要体现在音乐上。但这是一部时代性很强的作品,因为该片于1969年上映。正是日本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偏中间时期,其主旨也与黄金时期的精神深切贴合。下面我来简单说几句
这其实就是日本民族精神最大的缺陷,执念。一直有一些并不冷静的人说这是一部右翼影片,我只能说你们太naive了。主角平田从一个有志于改变国家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优秀”军官。做学生时痛恨海军学校逼迫学生,当老师时又对学生进行变态一般的教育。显然对那个变态的时代和政权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点其实很好看出来。当部下说他愿意玉碎时,受到主角怒斥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就是胜利者https://www.zhihu.com/video/1582527550718472192
影片对于支持开战的人,也是极尽批判。更重要的是,深刻刻画了昭和时代普通民众与国家体制人员生活的巨大差异。主角在老家吃饭都困难,还要去地主家里当家教混吃的;到了海军学校,瞬间就可以喝波子汽水吃大餐了。
发生二二六兵变,主角和出身富贵的同学就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像你那样长在有钱人家里的人是不知道的,我因为家里穷才考了海军学校。在我们乡下,姑娘还没有牛马值钱哪,可以随便卖掉。”
主角的一众部下死了,主角的朋友死了,山本五十六也死了。这一切换来了什么呢?
这一点是我看本片最大的感触,上面那些其实都是例眼云烟啊。影片多次呼应,对照都体现的是老一辈人对新一辈的特殊关怀。(比如说森下下士)
日本有今天的成就,这一点功不可没啊!这是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我只能为大家录几段视频了。平常我录视频,基本都是给以后的我回来看的。但这次我的确希望读者都看看老一辈对小一辈https://www.zhihu.com/video/1582683580202717184
平田两次离开学校,江田岛精神!https://www.zhihu.com/video/1582683714483564544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日本的这种传承精神,就是把论语的这句话微缩到了个人层面。
非常厉害,远高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境界。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生命力极强,所以日本二战之后也没有真正的被打断骨头。但是问题也有,就是会产生一种执念,比如说日本上个世纪对中国土地的执念(现在肯定没有了)外传·老大哥森下https://www.zhihu.com/video/158253171315384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