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拍摄的位于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内的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新华社发
6月23日,北京首座气膜版“火眼”实验室正式运行。该实验室位于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内,日检测通量达到10万人份,是当前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火眼”实验室。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位于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内的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16个主要城市落地,全国“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20万人份。
“火眼”实验室从武汉诞生,走向全球,已成为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目前已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落地。

7月30日,在塞尔维亚南部城市尼什,该国第二座“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落成。新华社发
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介绍,华大基因将立足武汉“火眼”实验室,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火眼”实验室检测技术从传染病向出生缺陷、肿瘤等疾病延伸,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在汉建设生命科学研究院,承担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助力武汉重振。
疫情平稳后,“火眼”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在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的优势,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为我市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公共卫生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