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投保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出事了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理赔程序别提多麻烦了
认识错误,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赔付。
因为保险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骗保事件也屡见不鲜,所以有一定认定标准是完全有必要的。具体认定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不是一家保险公司说不赔就可以不赔的。这个赔付标准并不是为了帮保险公司免责,这点是可以明确的。所以,当你准备买一份保险时,了解它的赔付范围、免责范围、赔付流程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保险是一种法律合同行为,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要求公正、客观、及时、准确。理赔的依据就是双方签定的保险合同。如果在签定保险合同的时候,我们仔细地审阅并理解了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特别是保险责任部分,而不是盲目相信保险代理人的推销话术,感情用事;同时,我们又能认真地履行如实告之的义务,实事求是地对待保险公司的书面询问,应该说对今后保险合同的效力发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收集保存有关证据资料,以便索赔之用。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保险索赔就不是难事。
如果真的是保险公司的问题,直接投诉保监会吧。
4、赔付那么少,没什么意义?
-请先明确,你的保险真的在保障重大风险。
看到有人抱怨医疗保险花费几千元只保障了几十元。
回归我们保险的“初心”——转移无法承受的重大风险。上述的损失是否重大到你们无法承受?
保险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希望保险解决所有问题,还是用好保险最主要的本质——转移无法承受的风险。
顺便简单扯两句商业医疗保险。如果你的公司能够为你配备商业医疗险,那么恭喜你,你的福利非常好。但是如果自己购买一些保额“不痛不痒”的医疗险(比如这个保额只有3000元),却忽视了意外险、重疾险这样的重大风险的险种,那么就是背离买保险的初衷咯。
5、保费太贵了,都和保额差不多了?
只买消费型纯保障的保险就不会了,别被一些分红险坑了。
再说说保险保费交得比收回得都少的一些情况。我想这位八成买了一个储蓄型的寿险。
从保险的功能来说,可以分消费型(保障型)保险、储蓄型保险、投资型保险。这里我们先不说基本可以视作理财产品的投资型保险,说说前两者的区别。
1、在保障功能方面,两者都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
2、同样的保额。消费型保险的保费大多只有储蓄型保险的1/3,甚至更低。
3、消费型保险除非发生赔付的事件,否则没有任何现金返还;保障型保险除了发生赔付事件外,还会有分红、到期返还等收入。
很多人有一种误区:储蓄型保险不发生赔付的事件也能收回钱,比打水漂的消费型好啊。可是,千万要记住,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中国这样长期分红或者返还类的保险的实际收益率基本在4%以内,我想自己拿着多交的保费存余额宝也比这个划算吧。分红型保险本质上也就是低息借你的钱投资,如果你自己受益超过它(对大多数人都不难),还是利断剩下这部分保费自己投资吧。
6、把保险等同于理财,买保险回报率低,不如把钱放在银行合算。
保险和银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险为您提供风险保障,回报可能是几十、上百倍的,是以小保大;而银行只是为您管钱,存多少是多少?出了万一是没有大额资金帮到您的。把钱放在银行的主要好处是安全和存取方便。当然,储蓄起来也可以今后备用,只是取出时只有本利之和罢了。如果万一储蓄中途有个意外,不仅储蓄计划可能中断,很可能会使全部储蓄用于应急而变得一无所有。保险,特别是长期保险既有储蓄的功能,同时还有转移风险的作用,往往只缴了很少的保险费,一旦出现风险,会得到一大笔的保险金。
7、保险公司万一倒闭了怎么办?
第一:保险公司成立都有一部份的保障基金由国家保险监督委员会监管,有效保障了万一保险公司倒闭,这部份的基金将起到降低客户风险的作用。
第二:保险相对其它的行业更稳健,一般投资风险不高的产品中可以享受国家的政策优惠,比如国债、国家大型基础建设投资等;保险是一个长期投资,保险的需求也是永远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