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 正文

看守所的生活是怎样的 为什么看守所比监狱惨

来源:作者:时间:2018-08-29 11:12:42点击:

  当时正是夏天,3米宽,6米长的监舍内密密麻麻的躺着20多个人睡觉,人挨人,肉挨肉。所有监舍都一样,我被放进了3筒5(号)。屋内房顶有两层楼高,后来知道这是为了防止上吊用的。

  最里面是一个茅坑,右边是一个贯穿整个房间的大通铺(行话叫板儿),左边是一米宽的过道。整个板儿上和过道上都躺满了人,我发现板前面三个人睡觉的地方最宽敞,越往后越挤。因为他们第一个是牢头,狱警叫他们学习号,负责管理整个监舍。

  牢头又纠集两三个人,帮他管理,其实就是打手。我被安排到后面,为了节省空间,人都侧卧睡觉,这叫立板儿。

  从监控中看他们都很老实,其实并非如此

  下面两个人挨得很紧,一个帮牢头管理的人过来,揣了板儿上一个人一脚,我才拼命的砸在两个人中间的缝隙里。挤死我了!我从没这样睡过觉,平均一米宽两米长的铺面上睡着四五个人,您说能不挤吗?

  牢头是一个吸毒犯,进过好几回监狱,对监狱的方方面面非常熟悉。行话我们把这种人叫老河底子。一般牢头都是这种人,因为见过世面,镇的住。新进来的人都得背监规,一共九条,几百个字,可刚进来哪有心思背着玩艺儿啊?

  往往都背的比较慢,当地人还好一点,要是外地人不会背,很有可能被打。对了,现在的看守所还存有以前的一些管理方法。像新号儿进来都得被打,行话叫走板儿。不过我没有被打。而且要出去让警察给照相,输入计算机。

  并且将十个手指都摁上手印备案,行话叫滚大板儿,新号儿有时不知道出去滚大板儿什么意思,以为是出去打他,吓得直哆嗦。吃饭的时候,每人两个窝头,一碗一点油都没有的白菜汤。

  一天两顿饭,因为没有油,时间长了吃得特别多,我见过一个100斤体重的17岁孩子,一天吃十个窝头。

  这是典型的新人,别看拿刀的这个挺狂,完了事他绝对死定了

  如果你的家里给你寄钱来,会换成鬼子票(饭票)买特别贵的小炒吃,小炒其实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但是吃够了窝头的人们,闻见了真香呀!卖小炒的人都跟看守所领导有着密切联系,大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就不说了,他们很赚钱,一只鸡要卖50块钱,一个鸡蛋炒蒜苗要卖十块钱。

  看守所里的乐趣莫过于抽烟了。包括监狱在内,犯人为了抽烟,什么都敢干,想尽了各种办法。平常每个监号的管教定期给监号里的人发烟,当时就让你抽,行话这叫“放烟茅”,没听说过吧?

  管教不在的时候抽烟,要在监控器的死角内抽,烟多人少就把烟丝剥出来,用报纸卷了抽,平均一颗烟卷四炮。报纸卷的叫“小炮”,直接从烟盒里拿出来的叫“直拉的”。抽直拉的可是相当的奢侈啊!

  烟没了可以拿鬼子票向劳动号买(劳动号都是将要释放的犯人,帮狱警做杂工,比如发饭,发水等等),烟50元一盒,打火机50元一个,二锅头酒100元一瓶(还不一定有)。

  劳动号释放的时候可以将鬼子票换为现金带出监狱。这种人最吃香,也最被人恨。

  不听话新人必然先被教育一番

  看守所内管上厕所叫“放茅”,每天有规定时间的,尤其是拉屎,必须快,除了牢头能时间长一些,其他人都很难。看守所内有几大怪,被编成了顺口溜“劳动号比狗跑得快,伙房的长得比猪快,电视天线在门外,拉屎要比撒尿快”。

  现在好像有人还分不清楚看守所和监狱的区别,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看守所内在押的是犯罪嫌疑人,就是还未判刑的人,这是去过的人最多的地方,也是各方面条件最差的地方。在经过公安局预审、检察院、法院一系列程序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罪犯。这时就到监狱了,这才是罪犯服刑的地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