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 正文

梅贻琦为什么去台湾 梅贻琦女儿梅祖芬在大陆吗

来源:作者:时间:2018-06-09 11:29:25点击: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清华校长屡屡更迭,任期都很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校长往往挟政治势力而来,与清华历来盛行的学术独立于政治潮流之外的自由主义传统相悖,如罗家伦、吴南轩等校长是带着国民檔的“政治任务”来改造清华的,乔万选任校长则是阎锡山的势力介入清华的结果。这些校长接连被师生们驱赶,甚至被拒绝进门。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经历过11个月没有校长的时期。

  清华校长“虚悬”,各方一时提出了许多人选。最让清华人期盼的,大约还得是与本校有长期关系,深入了解本校校风,并能将其发扬光大的人物。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一再物色,经教育部部长李书华引荐,梅贻琦终于浮出水面。

  一、“一个学校的校长就是儡这些事的人”

  梅贻琦曾说:“一个学校,有先生上课,学生听课,这是主要的。为了上课听课,就必须有些教具以及桌椅之类。因此也需要有人管这些方面的事。一个学校的校长就是儡这些事的人。”

  1940年9月,在昆明的清华师生为梅贻琦服务母校25周年举行了一次公祝会。梅贻琦在答辞中有一段很中肯又很有趣的话,形象地说明了他作为校长的地位:“清华这几十年的进展,不是而亦不能是某人的缘故。是因为清华有许多老同事,同心协力地去做,才有今日……现在给诸位说一个比喻,诸位大概也喜欢看京戏,京戏里有一种角色叫‘王帽’,他每出场总是王冠整齐,仪仗森严,文武百官,前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绝不注意看正中端坐的‘王帽’,因为好戏通常并不是由他唱的,他只是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着‘与有荣焉’而已……”作为校长,他认为自己不是什么掌握了多大权力的“官”,而是在学术的传授和研究上负有创造条件、改善条件职责的一人。前后几十年,他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教育机构要多做些推动教育、推动学术发展的事情,千万不能演变成一个官僚衙门。

  梅贻琦尊重清华“教授治校”的民主传统。他常称自己“无为而治”、“吾从众”,这并不是他没有主见,而是充分尊重教授们的治校意见,他往往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折中定夺,让大家都能满意。这也就是梅贻琦治校成就卓著的一大秘诀。

  二、廉洁自律的梅贻琦

  清华当时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某个学生部分学分不及格,那么就得退学。有一年,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选修了12个学分,竟然有6个学分不及格,按照规定,他应该接受退学的处分,但他想通融一下,保留学籍,就跟班主任软磨硬泡。班主任当然做不了主,他就找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也做不了主,他就直接去找校长梅贻琦。梅贻琦平素给人的感觉十分谦和、好说话,该生想,只要好好和梅校长说一下,梅校长应该能答应留下他的。他进校长办公室时,梅贻琦正忙着写材料,于是他站在那里先是检讨一番,然后就求梅校长网开一面。梅贻琦一直没有抬头,听他讲完了,对他说:“你自己把12用2除一下,看看你有多少分不及格了。”那位同学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离去,接受了退学的处分。

  梅贻琦简介

  先来看一下梅贻琦基本的简介。梅贻琦,字月涵,江苏籍。他的祖先在明成祖时期从江苏搬迁到了背景,后来又在天津落户,是梅曾臣的儿子。梅贻琦是第一批用zf钱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后来在美国学成之后回了国。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员、物理系的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校长等职位。下面来具体看看梅贻琦的简介。

梅贻琦为什么去台湾 梅贻琦的子女

  梅贻琦

  梅贻琦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期间,为清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清华奠定了校格。期间,他又培养无数多的人才,对师资进行了严格把关,推行了一种新的领导制度。梅贻琦自他出任清华校长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他都在为清华服务,被誉为“终身校长”。

  不过,对于校长这个职务其实一直都不是好当的角色,在他出任校长的期间,因为国内局势动荡,学潮也在不断起伏摇荡,特别是清华和北大为主。作为清华来说,以往驱逐校长的活动接连不断,但是对于梅校长学生们却是非常拥护他。在梅校长的领导下,清华在十年的时间里从一所让人争议的学院跻身到了国内乃至世界都闻名的大学的行列中。

图文推荐